市場持續低迷,抽查屢上黑榜空氣凈化器行業前路在何方?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理想,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又到了一年一度盤點空氣凈化器行業發展的時間。回顧過去一年市場表現時,《電器》記者發現,空氣凈化器行業低迷到“聲量”極小,幾乎很難看到新品上市或產品技術升級的新聞,為數不多的報道,主要集中在產品抽查不合格,其中不乏業內主流品牌。這不禁令人感慨,空氣凈化器行業前路究竟在何方?
開局依然下滑,市場繼續沉寂
進入2022年,已連續3年下滑的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不出意外繼續下滑,行業仍然處于“觸底橫盤”階段。奧維云盤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空氣凈化器線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9.26%,銷售額同比下降37.94%;線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8.13%,銷售額同比下降22.39%。
伴隨市場規模持續下滑,空氣凈化器品牌數量也大幅削減,尤其是線下品牌,截至2021年底數量已降至兩位數。這一點在賣場表現得十分明顯。《電器》記者走訪北京市的幾家線下傳統家電賣場時發現,空氣凈化器銷售區域并不好找,且在售品牌不多,機型較舊,甚至有的門店已經不再銷售空氣凈化器。
與2015~2016年空氣凈化器新品層出不窮、行業會議密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兩年,空氣凈化器行業推新頻率大大降低,且行業會議也少之又少,使整個行業顯得十分沉寂。
雖然霧霾帶來的市場紅利逐漸消散,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消費者健康意識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類具有健康屬性的家電產品,也因此迎來不錯發展。然而,為健康而生、可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空氣的空氣凈化器,卻似乎被消費者遺忘。
那么,行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打破瓶頸呢?
問題一:抽檢不合格“重災區”,產品質量問題突出
產品是行業發展之本,好的產品才能支撐行業持續發展。顯然,空氣凈化器行業在這一點上,還有欠缺,導致許多消費者對該品類產生了不信任感,購買意愿也隨之下降。
近兩年幾乎沒有什么“大動靜”的空氣凈化器行業,最近幾次“出圈”,都是在產品質量抽查中被點名,其中更不乏大牌的身影。根據《消費者報道》整理的國家、省市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原工商及質監局)關于空氣凈化器產品的抽檢情況得知,2018~2021年,國家、省市級監管部門共抽檢空氣凈化器1124批次,發現198批次產品不達標,亞都、美的、三個爸爸、霍尼韋爾、夏普、飛利浦、艾美特、TCL等大品牌登上“不達標黑榜”。
屢次被點名,產品質量問題卻似乎并沒有得到企業重視,最近一次抽檢不合格率依然超過四成。3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2021年家用電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在各品類中,空氣凈化器不合格發現率最高,達到44.3%。在此次不合格產品名單上,亞都、美菱等大品牌赫然在列。
對比抽查結果發現,空氣凈化器產品的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產品本身質量不過關以及產品凈化性能不達標。質量是產品好壞的基礎,性能是產品的核心,因此這兩方面不合格將直接影響消費體驗,極大地影響用戶口碑。
從家電行業發展軌跡來看,產品是行業立足的根本和發展的保證。想要扭轉行業頹勢,空氣凈化器企業必須要回歸本質,做好產品。
問題二:產品同質化突出
同時,產品同質化突出也是攔在空氣凈化器行業面前的一大路障,市場中銷售的產品無論外觀還是功能,都非常相似。在與某外資品牌負責人聊起其公司一款造型獨特的產品被抄襲時,他表示已經習以為常。他坦言道:“國內空氣凈化器行業的大環境就是這樣,只要你有的,無論外觀還是功能,其他品牌很快就可以模仿出來。”
面對這一現象,一些品牌開始進行產品漸進式創新。首先是外觀設計的進階。《電器》記者走訪潮牌店或精品小家電集合店時,發現了一些設計更加時尚的空氣凈化器,它們的產品形態不再局限于“方盒子”,顏色也不再是黑白兩色,融合布藝、金屬、ins等風格,使產品與家居設計更加融合。其次,空氣凈化器場景化更加細分,滿足不同需求的多樣化產品出現,例如衛生間除臭產品、可同時充當煙灰缸的除二手煙產品、寵物除臭產品、桌面產品、可化身掛件的便攜產品等。
問題三:除霾、除甲醛拉動力不足,健康需求待挖掘
空氣凈化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本帶著“除霾使命”。隨著空氣質量好轉,企業又將目光聚焦在除甲醛。目前,除甲醛已經成為中高端產品標配。然而,根據市場表現來看,除PM2.5和除甲醛需求增長動力不足,無法持續拉動行業發展。因此,“死磕”這兩個領域,空氣凈化器市場空間可能越來越小。
PM2.5自不必說,空氣質量好轉,需求降低非常正常。在除甲醛方面,某外資品牌負責人表示,多數品牌的產品都是吸附甲醛,效果有限,且濾網有二次揮發風險;除甲醛技術門檻較高,并沒有幾個企業能真正做到。多數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是吸附甲醛類,并不能達到消費者心理預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品類的發展。
那么,哪些消費需求可持續拉動行業發展?實際上,國外企業已為中國空氣凈化器行業“打了樣”,各企業可以借鑒。在歐美及日韓等空氣凈化器普及率較高的市場中,它的主要功能為除花粉、粉塵等過敏源。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國20歲以上人群哮喘患病人數達到4570萬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院長張羅更是表示,中國過敏性鼻炎患者高達2.4億人。由此可見,抓住這一市場,挖掘消費健康需求,提高空氣凈化器在這部分人群中的普及率,或將給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重視產品質量,挖掘過敏人群市場潛力
或許,未來某個突發事件,會讓空氣凈化器再次迎來短期的增長,但是,想要行業真正進入“春天”,品牌需要重視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并積極引導、教育市場。產品技術過硬,品質過關,才是行業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拉動力。
想要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所有品牌的共同努力。4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2022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的公告,空氣凈化器再次被列入計劃中。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空氣凈化器行業再不改變,抽查結果或許依然不理想。
因此,面對當前頻現的抽查不合格問題,各品牌不應該選擇避而不談,而是要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在空氣凈化器產品開發、生產及品質管理等方面,各品牌方要盡量完善、規范相應過程,保障產品品質,真正保證消費者權益。
同時,空氣凈化器行業應更積極地引導消費者,提升消費者對空氣凈化產品的認知。盡管中國花粉過敏人群可能已經超過2億,但用戶對花粉過敏認知不足,導致規范用藥的患者不足一成。這意味著,空氣凈化器雖然擁有龐大的市場,但用戶教育不足。因此,在除霾、除甲醛都無法拉動行業發展的當下,聚焦過敏人群這一健康領域,或許將為空氣凈化器行業發展開辟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理想,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