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電飯煲:均價下探加速市場普及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IH電飯煲:均價下探加速市場普及
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
---------------------------------------------------------------------------------------------
電飯煲行業正在上演一場“IH革命”。隨著市場競爭加劇,IH電飯煲均價呈現下降趨勢,市場普及率正在提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中國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吃飽”。如何“吃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此,能帶來更好美食體驗的IH電飯煲,逐漸走進中國消費者的家庭。為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國內電飯煲主流企業均“落子”IH產品,并將其定位為高端主推產品。電飯煲行業正在上演一場“IH革命”。隨著市場競爭加劇,IH電飯煲均價呈現下降趨勢,市場普及率正在提高。
優勢明顯,格局穩定
隨著“IH風”吹進中國,IH電飯煲逐漸成為電飯煲企業的發力點,產業升級正在進行中。IH電飯煲與傳統電飯煲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加熱方式。傳統電飯煲采用鋁制熱盤加熱,而IH電飯煲采用電磁感應加熱。利用這一原理,內膽自身成為發熱源,不僅使米飯受熱更均勻,熱轉化率也更高。除此之外,IH電飯煲還有功率大、熱慣性小等特點。據美的生活電器有關負責人介紹,IH電飯煲憑借這些特點所帶來的優勢,讓消費者可以在使用中獲得良好的體驗。“由于功率更大,煮相同米量的飯時,IH電飯煲比普通電飯煲時間更短;煮飯過程中,從常溫加熱到米糊化溫度的升溫時間更短,維持糊化時間長。因此,大米從β淀粉轉化α淀粉更充分,營養價值更高。”
據了解,在中國市場,除了松下、虎牌等外資品牌,美的、九陽、蘇泊爾、伊萊特等國內主流電飯煲品牌都在生產和銷售IH電飯煲,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伊萊特董事長楊廣良認為,這一格局將保持穩定。他說:“就目前而言,市場上在售的中國品牌不超過10家。行業運行相對健康,格局也比較穩定。即使IH電飯煲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由于技術門檻高等原因,未來,IH電飯煲品牌格局還將比較集中。”
在接受采訪時,各企業負責人均向《電器》記者表示,目前,IH電磁加熱方式已成為電飯煲行業的主流技術,市場發展迅速。IH電飯煲已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中怡康數據恰好佐證這一觀點。中怡康數據顯示,2015年9月,IH電飯煲零售額同比增長60%,占整體電飯煲市場的35%。蘇泊爾有關負責人表示,IH電飯煲市場升溫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消費升級和品質生活的追求,使得消費者對米飯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其次,從米飯烹飪效果來看,IH電飯煲與傳統電飯煲相比,確實優勢明顯;第三,主流電飯煲品牌率先在國內大力推廣該產品,規模得以快速增長,規模帶來的成本下降使IH電飯煲價格降至消費者可接受范圍。楊廣良表示,2016年IH電飯煲市場將迎來首個增長高峰。
均價下探
據九陽電飯煲產品總監苗偉介紹,IH電飯煲在中國市場普及率為15%。其中,一二級市場是目前IH電飯煲發展的重點,三四級市場剛剛起步,上升空間較大。受訪企業負責人均贊同這一觀點。中國家庭電飯煲的更新換代需求,是IH電飯煲發展的主要拉動力。
隨著市場競爭加速,IH電飯煲平均單價不斷下探。中怡康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IH電飯煲均價降為880元。其中,國產品牌均價為808元,外資品牌均價為3269元。楊廣良認為,售價高是目前制約IH電飯煲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北上廣等城市,許多消費者已經意識到IH電飯煲做飯更香的概念,卻因高價格而觀望中。隨著IH電飯煲價格的不斷下降,勢必會使更多消費者選購該產品,市場普及率將得到提高。”
外資品牌的動輒幾千元的售價更是讓不少消費者“望鍋興嘆”,價格成為國產品牌的“殺手锏”。中怡康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IH電飯煲國產品牌以絕對優勢占據89.1%的市場份額,外資品牌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個百分點。
據美的生活電器有關負責人介紹,IH電飯煲售價高于普通電飯煲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IH電飯煲采用IH電磁加熱原理,涉及到更多的零部件,如電磁線、導磁條、鐵質或合金內膽,都導致產品生產成本提高;其次,IH電飯煲加熱功率高達1200W,對產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較高,導致制造工藝及制造費用增加。
除此之外,產品定位也是導致IH電飯煲價格高的原因之一。某業內人士告訴《電器》記者:“目前,企業都將IH電飯煲定位為旗下高端產品,所以產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隨著市場普及率提高,規模效應將繼續導致售價下降。”據他估計,未來IH電飯煲價格有望降為300元左右。
重視技術研發,增加衍生功能
國人赴日搶購IH電飯煲,引發一場關于“中國制造水平”的爭議。事實上,企業對中國IH電飯煲制造水平很有自信。據蘇泊爾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IH電飯煲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并不低,各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注重程度也很高。“蘇泊爾不僅有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還與國內專業的研究院校機構進行合作,同時借助賽博集團在國外的專業實驗室,加大技術支持。”
掌握產品核心技術,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據美的生活電器有關負責人介紹,美的整個IH產業鏈核心技術研發團隊近300人,從內膽、線盤到電控板等核心零部件均自主研發生產。“我們的核心零部件均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還出口日本。”
“IH電磁加熱技術的關鍵是兩點,加熱效率和安全性。”松下有關負責人分別從這兩點技術向《電器》進行介紹,“IH電飯煲中的電磁加熱方式,和電磁爐局部加熱不同。松下采用3D全面包圍IH加熱線圈,側面加熱器、蓋加熱器均IH控制,提高產品加熱效率。IH電磁加熱技術涉及安全方面的因素有很多,甚至包括電磁輻射,需要大量的設計手段以及構造進行保證。”
除了研發核心技術,IH電飯煲生產廠家也將目光投向智能操作、除米飯外其他類型食物“一鍵烹飪”等衍生功能。例如,松下、美的、伊萊特等企業都已經推出可連接Wi-Fi的智能IH電飯煲。“增加衍生功能,進一步擴大產品差異化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將是未來IH電飯煲的一大研究方向。”楊廣良表示,這些衍生功能迭加,得益于IH電磁加熱技術的熱慣性低,溫度控制精準的優勢。
在采訪時,受訪企業雖然表示出對制造水平的自信,但依然清晰地知道,行業還有一些技術難點亟待解決。“技術難點主要集中在內膽技術、電磁線盤技術、電路控制技術三個方面。”蘇泊爾有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EMC(電磁兼容性)也是行業內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需要企業重點關注。
美的生活電器有關負責人強調,中國IH電飯煲技術起步較晚,日韓企業在各個環節布局了專利進行技術保護,中國企業只能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實現方案上的突破。“要想解決此問題,企業只能加大研發投入,做好技術沉淀,突破日韓技術的壁壘,帶動中國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