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理事長代表發言實錄之沈建芳:建設家電強國任務艱巨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副理事長代表發言實錄之沈建芳:建設家電強國任務艱巨
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整理
---------------------------------------------------------------------------------------------
作為第三次當選為副理事長的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老人”,感謝大家的信任。
目前,中國已是當之無愧的家電制造大國,但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家電制造強國。“十三五”是一個關鍵時期,如果“由大到強”的轉型不成功,中國家電業不僅實現不了強國,大國的地位也有可能不保。
首先,為什么說轉型不好,強國成不了呢?事實上,自2011年起,歐洲就開始回歸制造業,走上轉型升級的道路。中國現在提出“轉型做制造強國、技術升級”實際上有點晚。所以,在錯失先機的情況下,每一個企業都要以相當大的投入進行技術積累,比如智能制造,否則我們就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歐美企業在高端家電的投入非常大,對自動化改造的程度、水平都超乎我們的預料。近年來,中國制造業也在拼命改革。不過,必須要指出的是,改革不是靠價格和市場份額,企業要少打價格戰,應該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中國制造大國可能保不住”。這可能會讓大家比較疑惑。我舉個例子,大概在10年前,印度70%~80%空調是從中國進口的。2014,年印度只有不到20%的空調是從中國進口的。在這十年期間,雖然中國產品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真正以中國品牌銷售的產品很少。我們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消耗了資源,污染了環境,然后低價賣給印度商人。付出的是我們,賺錢的是他們,而我們自己的品牌在印度卻無法站住腳。
如果我們繼續低價格的給外國商人打工,為爭一點點份額,出賣我們的低廉勞動,那供應商將沒有辦法存活下去,制造大國地位也就無法保住。所以,我們一定要進行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國際地位。同時,政府應該反對低價格出口
對中國家電業而言,“十一五”為增長期,“十二五”前3年實現增長,而后進入平臺期,現在已到滑坡期。因此,“十三五”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我認為,正確的走法就是兩大轉型。一個是技術轉型,另一個就是樹立中國品牌在國際的地位。同時,中國企業應該堅持到有制造大國崛起潛力的地方進行投資。
當選本屆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會的領導以及在座的所有企業家都有一個責任,帶領中國家電業正確轉型,在技術升級、國際品牌創造上多做努力,帶領中國轉型成為家電強國。
作為中國家電業的‘老人’,作為行業的技術人員,我愿意與大家一同奮斗、努力,進行家電強國的建設。謝謝!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