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小米電視的生意經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王川:小米電視的生意經
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尚海龍
----------------------------------------------------------------------------
“電視機的更換周期比手機長很多。但隨著智能化普及,這一周期有望縮短。”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川談到彩電行業時如是說。借助AWE2016的中國家電高峰論壇平臺,王川娓娓道出小米電視的故事。
從面向電視機存量市場的小米盒子,到剛剛發布的65英寸曲面電視,小米在彩電行業不斷探索前行。“1000萬終端用戶”“忠實米粉”“傲嬌產品”……在王川看來,小米電視近幾年來收獲頗豐。
小米2016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出廠的小米電視屏幕拼在一起的面積超過85萬平方米,相當于130個足球場。據王川介紹,目前,小米電視累計銷量超過100萬臺。“在1000萬終端用戶中更多使用的仍是小米盒子,小米電視的比重并不高,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繼續把產品做好。對小米而言,盒子和電視機不分主次,歸根結底要看用戶怎么選。”
很多企業負責人愿意在媒體面前談論公司新時期的銷售規劃和目標,但王川并不這樣。王川坦言:“我原來有銷售目標的,但被雷總批評了。即便在公司內部,雷總也嚴禁我提各種目標。他對我的要求是‘開心就好’。”《電器》記者猜測,在王川的KPI中,一定不包括彩電和盒子的銷量。,加入小米公司卻成為王川目前回報率最大的一筆投資。“投資小米的回報率超過2000倍。在過去5年多的時間里,小米取得了我們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的成長。”王川說。
當王川帶著多看團隊加入小米,正式成為第八位聯合創始人以后,從盒子領域切入彩電市場,小米電視業務一直由他負責。相比小米手機1.6億臺的累計出貨量,小米電視業務可能是“人微言輕”。但小米電視的發展速度之快不可否認。“我們是剛剛成立5年的創業小公司,進入家電行業只有2年多,談不上經驗,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的摸索和實踐。”在2016年中國家電高峰論壇上,王川謙遜地說。的確,小米總是以持續創業的精神在做產品和事業,但不再是小公司。雷軍與董明珠的“豪賭”似乎還在昨日,今天的小米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正指日可待。
對于跨界進入傳統制造業,王川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小米在制造領域沒有傳統企業幾十年的積累,但希望通過注重產品品質彌補這一差距。在不太好判斷零部件好壞的時候,我們判斷價格貴且銷量大的產品可能會好一些。小米電視的代工全部為索尼、三星等品牌生產的廠。”在他看來,小米是要做最好的且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電視機。
首次參加AWE的小米受到頗多關注。智能,讓傳統家電制造與互聯網企業聯系日益緊密。談到智能,王川更關注用戶痛點和開發。“智能的核心是找到用戶痛點,然后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能為了智能而智能。目前,有些家電的智能化反倒給用戶帶來麻煩。對于智能,不管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一定要團結和互聯互通。小米在這方面是開放的,包括開放智能家電技術、開放云計算能力以及提供智能互聯模塊等。”
正是智能產品讓商業模式逐漸發生變化。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試圖顛覆傳統彩電行業的盈利模式。王川強調,跟阿里、騰訊一樣,小米也是互聯網企業。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曾經形象地描述小米盈利模式是消費模式。“我們是提供服務,用戶愿意付費就付,不愿意就不付。”據王川介紹,2015年,小米服務收入超過35億元,其中包括小米電視業務的貢獻。“2016年,這一數字可能達到80億元。”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