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中國家電渠道應以“精耕細作”應時代之變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上半年,受益于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城鎮化、簡政放權等具體措施效果逐漸顯現,國內經濟“由落轉穩”,“穩”字成為上半年經濟的重要特征。但對于家電市場來說,形勢依舊較為嚴峻,據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6年1-5月,家電市場零售額6305億元,同比下降1.9%。
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家電實體渠道經營同樣承壓。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連鎖百強排行榜》顯示,一直作為零售行業風向標的連鎖百強近年來市場發展開始駛入“下行道”,增長速度從2010年的21%一路下滑至2015年4.3%,降至歷年來最低。為了擺脫困境,實體零售業走上創新轉型之路。2015中國連鎖百強排行榜來看,連鎖百強企業中已有83家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2015年,百強企業網絡銷售額達到710億元,比2014年增長85%。中怡康預計,2016年中國家電市場電商零售額將達到4035億元,占整體市場比重25.3%,較去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中怡康彭煜認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不斷推進整體經濟的增長,同時創新驅動經濟增長勢頭加快,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明顯。2016年中國家電實體渠道一定要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本土化、社區化、會員化、多業態”將成為新的渠道時代特征。
面對電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壓力,實體渠道的第一要務就是扎根本地夯實內功。渠道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對于進銷的精準把控,這一點在未來將會愈加重要。實體渠道相比電商最大的優勢就是本土化,貼近并了解當地消費者,可以根據當地的消費特點進行產品的差異化精細化采購。把握好促銷節奏,因地制宜自造促銷節點,創新促銷手段。同時運用數據化高科技的手段來進行庫存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掌握進銷的主動權。
線下渠道商要順應消費者行為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實現從坐商向行商的轉變,實現自我革命與變革。渠道商應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完善營銷、體驗、物流、安裝、維修、售后等內容,做好最后一公里。并且要深入社區與消費者“零距離”,以發揮本土優勢、人情優勢、服務體驗優勢,把經營顧客作為企業運營的重中之重。
對于實體渠道商來說,有一個寶庫是一直都存在但從來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的,那就是渠道商的會員庫。如何盤活會員,讓會員成為渠道的粉絲,帶來持續而穩定的收益,是每個渠道商都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一個消費者從產生購買需求、選擇購買渠道到最終發生實際消費,是一個循環迭代的過程。在消費者決策的每個環節,渠道商都應當充分介入進來,將消費者變成會員,將會員變成忠實的粉絲。盤活會員資料庫,建立會員的購買力模型,實現會員的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給會員提供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和購買體驗,以及各項會員增值服務,再到售后的送裝修一體化,會員口碑維護。抓住了會員,就抓住了未來。
渠道商還可從“家經濟”概念出發,從銷售產品向服務轉型,實現“家電+家居+家裝”異業聯盟,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同時不斷強化和主張“體驗式”消費理念,吸引留住消費者,實現營收模式多元化,多業態經營打造整體家居體驗。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