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召開第六屆二次常務理事會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6年7月8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第六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在遼寧沈陽召開,共有常務理事和相關代表63人參加會議。本次會議還邀請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盧衛生到會并進行主題發言。本次會議上,參會代表主要圍繞中國家電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家電銷售模式和渠道模式的變革創新展開交流討論。
會議首先由盧衛生發表講話。他表示,目前我國經濟運行情況總體平穩,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從產業政策轉型方面看,盧衛生說,過去的產業政策更多注重規模導向,偏重于行政干預,政策的差異性小,普遍適應性弱,難以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下一步的產業政策需要更加精準,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階段需要和未來趨勢來制定,要打造競爭型產業政策,并為各地區各行業根據實際制定區域性產業政策留出合理空間,減少產業政策對市場主體的直接干預,從特惠性的產業政策向特惠性與普適性結合的產業政策過渡。除了上述這些方向,產業政策制定還要與國際產業發展新趨勢吻合,并且應該符合中國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的規劃和調整。另外,盧衛生還強調,目前,中國消費結構正在快速變化,消費不斷升級,但國內供給結構不能適應消費結構變化。企業應該充分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提升產品品質,擴大中高端有效供給,引導境外消費回流。近期,發改委提出了《中國品牌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目前已印發實施。值得家電產業特別關注的是,2016年6月,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提出了十大重點工程,其中一項就是質量和品牌提升工程。其主要內容就是支持重點企業建設產品創新中心,提高關鍵零部件的可靠性,建設生產全過程的在線監測系統、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和大數據平臺,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品牌建設工程。目前發改委每個季度都推出一批專項基金,用于支持該項工程的落實。
高延敏在講話中表示,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制造業必須技術、品牌上有所突破。另外,他認為,在市場方面,中國企業不能放棄性價比這項優勢。他還表示,中國家電在智能制造方面是做得最好的一個產業,希望中國家電企業未來能在智能服務上有所突破。
隨后,企業代表就國際化進程(詳見本刊P.66,《國際化,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家電銷售模式和渠道模式的變革創新(詳見本刊P.65,《渠道變革,在創新中融合》)展開交流討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當前是中國家電業近20年來最為困難的時期。2015年,家電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4%,出口額同比下降2.7%,這些情況都是20年來前所未有。但是家電業的發展仍然不乏亮點,2015年,行業利潤同比增長8.3%,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提升至7%;產業升級速度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廚房電器和小家電發展良好。特別是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企業通過海外布局實現全球化拓展。此外,在互聯網時代,網上購物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渠道帶來了很大沖擊,家電企業都在探索、建立新的商業模式。
張崇和做了《堅持中國家電業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全文見本刊P.62)的主題講話,他強調,市場化和國際化是中國家電業發展戰略的精髓。市場化是國際化的基礎,國際化是市場化的延伸和高級形態。要始終堅持中國家電業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戰略。
會議最后,經參會代表舉手表決,全部同意通過兩項決議,即《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公平競爭行業自律公約》。
姜風表示,雖然家電行業當前面臨一些困難,但是仍處在重要發展機遇期,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球產業升級趨勢明顯,都是家電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未來五年,中國家電業要把握好這些機遇,為實現邁向家電強國目標共同努力。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