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B面”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25日,在2016年媒體開放日上,素以家電企業形象示人的海信,正式對外展示了自己的“B面”。
隱形產業露崢嶸
與往年媒體開放日不同,海信今年在發布會上展示給全國媒體的,不再是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為人所熟知的“小作品”,而是自己在智慧家庭、智能交通、光通信及醫療領域的“大作為”。這也正是此次海信要對外展示的“B面”??面向企業的B2B業務。
在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口中,“B面”是海信旗下的“隱形產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隱形的B2B產業正在為海信賦予新的內涵。“看了海信的智能交通和光通信,你會發現,海信已經不只是一個家電企業,而是名副其實的科技企業;看到“聚好看”千萬級大屏幕用戶后臺,你會發現海信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看到我們在醫療領域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你會發現海信也是一家技術服務型公司。”劉洪新說。
海信的“B面”,似乎來得有些突然,但是對海信而言這次展示只是水到渠成的成果。據劉洪新介紹,2003年,海信在產業最不景氣的時候成立了光通信公司,那時互聯網對帶寬還沒產生4G和5G的巨大需求。1998年,海信在私家車尚未普及的年代就開始涉足智能交通領域。涉足光通信領域13年、耕耘智能交通領域18年,海信的“B面”烙印出的是至少十年的積累打磨,以及企業技術基因驅動下的產業變革。
劉洪新笑稱:“也許有人認為,海信是一家‘慢公司’、‘笨企業’,但是,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專注技術的創新,追求穩定的業績和持續的成長。”這也是海信將此次媒體開放日的地點選在尚未建成的海信研發中心的原因。“因為這里是海信未來的‘起點’。”劉洪新說。
科技板塊品牌化
海信光通信市場份額中國第一,接入網的光模塊連續五年全球市場份額第一;海信城市智能交通連續七年國內市場份額第一,2012~2015年國內億元以上的智能交通大項目中,海信的中標額占比達到42%;海信商用空調,經過14年的發展與積累,其多聯機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并在逐年提升。
從上述海信方面提供的數據中不難看出,海信的“B面”表現絕不遜于C端的表現。據劉洪新透露,2016年1~9月,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6.53%;實現利潤53.6億元,同比增長53.31%。其中,海信B2B類公司銷售收入占比為27%,利潤占比達到38%,與家電板塊構成了相得益彰的產業結構。他坦言:“‘變’的本質其實是更多的‘不變’。我們更愿意用“T”型模式詮釋我們的變革??即用技術帶動業務發展。T既代表技術“Technology”,也代表發展的路徑形態是以基礎市場為橫線,以技術為縱線推動消費升級。也許今天,我們拋掉了短暫的、時髦的跟風,但是明天我們將收獲長期的、可以傳承的事業。”
左手是C、右手是B,看起來,海信正遇到一個美好的時代。這不僅讓海信有了足夠的信心亮出“B面”,更讓海信下定決心高調推動科技版塊的品牌化。在此次媒體開放日上,劉洪新正式為海信B2B業務的品牌傳播語和視覺符號揭幕。大寫的字母“B”嵌入蔚藍地球構成海信B2B業務品牌標識,口號為“Hisense to Be with you!”,寓意著海信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同時,海信三大科技產業的品牌傳播語也對外公布,為交通、醫療、寬帶三個板塊賦予明確的使命和價值觀,讓各大板塊擁有自己的區隔和氣質。其中,海信交通、智通道為“以智慧,讓道路相通,道途相和”;海信醫療、智惠健康為“以智慧,惠及健康與生命”;海信寬帶、智連無限為“用智慧聯接萬物與世界”。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