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雄國:由技術到服務,思必馳深化IoT布局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回憶第一次采訪雷雄國還是在2016年的云棲大會,身為阿里巴巴YunOS的重要合作伙伴,思必馳的副總裁雷雄國年輕得有些出乎意料,快人快語的他在十分鐘內將思必馳的企業定位、戰略布局以及技術特點介紹的清清楚楚。而這一次,作為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的老朋友,思必馳在參展之余亦做客《電器》雜志的專訪間,深刻探討了過去一年思必馳的發展及未來的布局。
此前記者已經了解到,2018年思必馳在蘇州、北京、深圳三地都將迎來“喬遷之喜”,不僅在蘇州購置兩座大樓,還在北京新建立了研發院,而深圳的辦公地點也隨著員工數量的不斷增加將搬至更大的辦公區,其他城市的布局也在布局規劃中。從2007年劍橋創業,到2008年回國落戶蘇州,2014年戰略調整二度出發,再到近兩年的光速發展,早已被業內冠上“獨角獸”之稱的思必馳已經達到400余人的規模,其中大部分為專業語音技術研發人員。隨著2017年DUI開放平臺的上線,思必馳在IoT行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但在雷雄國看來,雖然目前思必馳體量不小,但依然需要堅持創業公司應有的心態,在專注人性化和場景化的智能語音交互路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圍繞“IoT”,深化產業布局
從2014年至今,思必馳圍繞“IoT”的布局和戰略愿景沒有改變。與過去相同的是,思必馳“IoT”業務依然面向智能車載、智能家居和智能機器人/故事機等垂直硬件領域,為其提供專注人性化和場景化的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同時不斷夯實基礎,持續優化技術。雷雄國以“麥克風陣列”為例介紹說,根據汽車、家居等不同的使用場景,客戶對語音交互體驗的技術需求也不同,思必馳根據場景的差異性和不同類目產品的特點,推出了“環形6 麥陣列”、“線性4麥陣列”以及“雙麥陣列”。
IoT本身存在“占端”的戰略目標,為了滿足不同終端設備對語音交互的不同需求,思必馳在2017年推出了DUI開放平臺,開發者可通過該平臺接入思必馳核心語音技術,并進行個性化技能定制。雷雄國強調,DUI平臺是思必馳“IoT”的戰略延伸,一方面,思必馳會將車載、智能音箱、電視機盒子、機器人等千萬級別的智能終端連接到DUI平臺上,在將人工智能技術開放給開發者的同時,讓客戶更方便地使用思必馳的核心語音技術。
另一方面,思必馳DUI平臺的“開放”更加包容,即和第三方技術提供商合作共同打造平臺。這是思必馳將核心技術標準化、定制規模化的過程,有了DUI平臺,思必馳將IoT核心技術向垂直領域的終端落地變得更方便快捷。雷雄國說,思必馳會攜手客戶,打造優秀體驗的AI產品,推動行業發展。
“雙料”大獎,賦能更多終端
在拿下AWE雙料大獎的同時,雷雄國也少見的發了朋友圈:“思必馳DUI開放平臺受到了AWE組委會的認可,榮膺艾普蘭獎‘智能創新獎’,該評選被譽為‘全球智慧生活領域奧斯卡’,它代表了年度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最高科技水平。與此同時,思必馳環形6麥陣列,憑借360°全角度拾音和5米遠場交互的優勢,榮獲‘核芯獎’,雙料大獎,榮譽之至,思必馳也將深耕語音技術應用,未來賦能更多智能終端。”據雷雄國介紹,目前思必馳與夏普、阿里、小米、浙江大華、慶科等企業都有合作,推出了多款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盒子、兒童故事機以及智能車載等產品。思必馳表示,將借助DUI平臺開放核心語音技術,為廣大企業/個人開發者提供全鏈路智能語音技術方案,拉近AI語音與產品的距離。
作為最早關注物聯網行業的記者,在看到“萬物互聯”熱潮稍減的當下,諸多“IoT”企業走向不同的發展路徑,不少企業在AWE上經歷了進化、升級、戰略調整以及某種程度上的消失。可見,對創業公司而言,雖說物聯網行業的市場容量巨大,具有顛覆產業格局的力量,但要找到適合的盈利渠道、商業模式并不容易。與獲獎相比,具備強大“造血”能力的思必馳顯然更讓雷雄國驕傲。不僅是與智能終端廠商、方案商的合作關系,思必馳也會跟底層操作系統和芯片廠商深度合作,尋找更多快速賦能的途徑。比如,在芯片領域,思必馳已經與MStar、慶科、君正、MTK、全志等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為思必馳技術的落地又開辟了新的道路,越走越廣。
集中優勢,做到技術領先
相比業內同樣從事語音交互的人工智能公司,雷雄國始終強調“技術領先、服務領跑”。
經過近幾年的技術發展和產品應用,智能制造產業鏈上的企業對人工智能,尤其是對智能語音技術的理解已經日趨成熟,從行業來說,早已不再是靠單純技術指標來吸引客戶的基礎科普年代。客戶對交互鏈條上的各個模塊的技術需求越來越高,從識別的人群精度、前端信號的處理速度、到對話領域的深入垂直、本地性能的精度、云端內容的獲取都有比較清晰的需求。這就決定了技術提供商需要不斷加大投入,包括研發投入、人力投入、數據采集投入甚至硬件生產的投入。思必馳在2017年新建北京研發院,加強包括識別、合成、聲紋等在內底層技術的優化,同時在深圳強化產品團隊,并為了芯片、麥陣等軟硬一體化的方案而專門配備強有力的專業人員全程把控。對思必馳而言,保持技術的領先性,是保障思必馳在未來數十年能夠持續發展的根基。
從單純的技術輸出公司到生態集群的技術平臺型公司,思必馳也在不斷加強自身的服務力,首先需要有長遠眼光,需要放開接納更多元的合作。未來的AI世界,一定是以用戶為核心,以場景為條件的產品服務,而不是局限在某個類目產品下的集中式發展。以當前最火熱的智能音箱行業為例,采用思必馳技術的音箱基本占據了第一的市場份額。而思必馳看到,智能音箱火熱的背后,是即將井噴的智能家居的需求。因此,如何快速迎接市場的挑戰,在更多元的領域里實現AI化,加強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力,是當前第一要務。雷雄國介紹,思必馳接下來將以智能電視(包括機頂盒)、故事機、音箱為主要服務方向,同時在更多元的產品領域加強合作,包括智能馬桶、浴室魔鏡等更多終端、不同形態的產品。從賦能產品到賦能行業,思必馳堅持探索智能語音的規模化應用之路。越來越多的AI應用層公司(包括軟件和硬件),開始關注思必馳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規劃,甚至在目標初定之際就與思必馳展開深度合作,共同謀劃。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語音交互領域中來,即使面對BAT這樣的巨頭,雷雄國依然相信,專注會讓思必馳走的更遠。他舉例說,諸如阿里、騰訊、聯想、小米、富士康等互聯網巨頭都持續與思必馳合作,并一直有產品陸續推出,其中更不乏爆款,這就是“技術領先、服務領跑”的優勢。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