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敏:助力中國垃圾處理產業鏈升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4月9日,愛適易全球總裁Chad Severson現身北京。雖然此前他曾幾次來到中國,但到北京還是首次,并帶來了愛適易全球電商大客戶經理??他們到北京的主要任務,是與京東進行溝通。在他的行程安排中,北京之后是杭州,去杭州的目的,當然是中國另外一家電商??天貓。“中國已經成為愛適易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助力中國垃圾處理產業鏈升級。”Chad Severson對《電器》記者說。
美國大部分新建樓房都裝有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
在中國,作為一種新興的家用電器產品,每當提起垃圾處理器,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愛適易,但人們不太了解的是,愛適易是垃圾處理器的首創者。在它的誕生地美國,大部分新建樓房裝有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
愛適易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愛適易是美國艾默生電氣公司旗下的品牌,總部設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創始人約翰?漢默斯正是食物垃圾處理器的發明者。“80年來,我們一直專注于食物垃圾處理器的生產、研發和銷售。”Chad Severson對《電器》記者說,“在美國,愛適易在市場上只有兩家競爭對手??這兩家企業與愛適易不同,他們并不是專門生產食物垃圾處理器的企業,愛適易的市場占有率也遠遠超過他們。”
據Chad Severson介紹,在歐美市場,食物垃圾處理器已經有很高的滲透率。“雖然在美國尚未實現完全覆蓋,但是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安裝了食物垃圾處理器。”Chad Severson說,“比如,在美國費城,政府已經要求,新建住房里必須裝有垃圾處理器。在幾年前,費城市市長還親自參加愛適易的活動。”
中國是愛適易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愛適易于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近幾年,他們明顯感受到中國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需求。“在上海,售價在7萬元/平方米以上的精裝房樓盤中,有超過50%的樓盤把安裝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作為標配。”愛適易亞太區總經理陳劍敏說,“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愛適易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而且未來仍然大有空間。”“我們在中國才剛剛起步。”Chad Severson說。
在中國,愛適易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開發商渠道、電商渠道以及各經銷商的分銷渠道。“在精裝樓盤領域,開發商往往以安裝食物垃圾處理器作為高端樓盤的標志,與其他樓盤進行區分。”陳劍敏介紹說,“愛適易與仁恒、榮創等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建立了多年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愛適易產品也進入了世茂、湯臣、綠城、萬科、瑞安、金地、綠地、中糧等多個高端房地產項目。”目前,愛適易正在致力于從工程渠道向零售渠道的拓展。Chad Severson此次來華的行程安排,就可以看出愛適易對電商渠道的重視。“我們已經在電商渠道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它不僅是銷售平臺,也是與消費者拉近距離的平臺。”陳劍敏表示。
另外,為了加強對中國消費者的售后服務,愛適易還推出了在5~6年的保修期內,產品出現問題只換不修的政策。“我們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也是針對中國消費者特殊需求的。比如,中國消費者對噪聲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非常靜音。”陳劍敏說。
助力中國垃圾處理產業鏈升級
除了惠及消費者外,在中國,愛適易還有另外一個目標,即助力中國垃圾處理產業鏈升級。
“目前,中國常用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填埋或焚燒,這兩種方式都存在一些弊端。”Chad Severson對《電器》記者說,“填埋不僅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垃圾滲透液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燒是將垃圾置于高溫爐中,使其中的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產生的熱量可用于發電和供暖。但是如果食物垃圾占比很高,濕度就會上升,使得焚燒過程中熱值降低,溫度達不到900℃~1000℃,就會產生污染空氣的二英。為了避免產生二英,焚燒企業又需要在垃圾中添加燃料,提升焚燒熱值,這樣做不但提高了成本,還有可能產生新的污染。”
“根據我們的調研,中國城市食物垃圾占比非常高。以上海為例,食物垃圾占據生活垃圾總比重為60%~75%,這個比例是高于美國的。愛適易的優勢在于可以從源頭處理食物垃圾,這樣不但可以從源頭實現垃圾的減量,也幫助垃圾處理企業更好的進行垃圾處理,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Chad Severson介紹說。
對此,陳斂敏表示:“食物垃圾經過垃圾處理器處理,進入污水排放系統。在美國,污水處理廠也擁有將污水處理后轉化為能源、發電的能力。而中國的污水處理廠還沒有這樣的能力。愛適易愿意助力中國垃圾處理產業鏈升級。”據陳劍敏介紹,目前,在中國的上海、廈門等城市,愛適易已經開始與當地政府合作,實施一些示范試點項目。
據了解,目前,愛適易銷往包括中國在內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均在美國生產。當《電器》記者問及是否可能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時,Chad Severson連聲用了3個“Yes!”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強烈的消費升級愿望,我們非常看好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Chad Severson對《電器》記者說。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