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格力“中國造”夢之艦燃情再啟航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圖為“新時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2018再啟航”夢想盛典現場
5月16日晚, “新時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2018再啟航”夢想盛典于珠海市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球各地3萬格力人及格力各界新老朋友歡聚一堂,共同見證格力多年自主創新的發展成果,展望格力未來發展的華彩篇章。夢想盛典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發表了主題為“創造改變世界”的講話,并在講話中再“放大招”向全體員工承諾:“只要是格力人,將來一人一套房。”董明珠透露:“珠海市委市政府為了支持格力發展,已批給格力電器一萬套住房的土地,我們格力人馬上就有自己的房子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瞬間將現場氣氛推至頂點。
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也出席了本次盛典,為格力加油“打call”。
郭永航:望格力搶抓機遇、再鑄輝煌
郭永航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格力夢想盛典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郭永航指出,格力誕生于珠海,是與經濟特區共同成長起來的龍頭骨干企業。近30年來,格力立足百年企業目標,不斷夯實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秉承創造價值、服務世界的發展理念,堅持傳承格力文化、凝聚格力力量、推動格力發展,已成為珠海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中國制造的標桿品牌、中國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的明星代表。“格力的成長歷程是珠海實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是珠海經濟特區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縮影。”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珠海迎來了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等重大歷史性機遇。全市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特區使命,重燃改革激情,重整行裝再出發,全力推動新時代珠海“二次創業”,努力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為廣東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體現特區擔當、貢獻珠海力量。郭永航希望格力能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秉承工匠精神、創新精神、挑戰精神,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核心主業,在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再立新功、再鑄輝煌,繼續以領先的技術、卓越的品質為全球用戶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真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郭永航表示:“珠海將全力支持以格力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企業發展,進一步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大力實施‘英才計劃’,廣納天下賢才,積極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以更有力舉措、更高效服務做企業發展的最堅強后盾。”
“董明珠說自已是60多歲的年齡,25歲的心。那么祝愿年輕的董明珠,帶領年輕的格力,把事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祝愿格力的明天更加輝煌!” 郭永航對格力發展寄予厚望。
董明珠:堅持挑戰擔當、成就百年企業
在熱烈的掌聲之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登臺致辭。董明珠首先對在座的來自世界各地來賓表示感謝,她引用了習總書記在博鰲論壇歡迎各國來賓的一句名言“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還想見”表示她對大家的感謝之情。“今天可以說我們格力電器是高朋滿座,我們迎來可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朋友,最遠的坐飛機接近30個小時趕到這里,就為了今天的相聚。我們的相聚是因為有共同的理想和夢想,那就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的時代。”董明珠感慨的說。
她介紹道:“格力電器從1991年誕生至今已經有27個年頭,我們從一個年產2萬臺空調的小廠,變成了世界級的企業,這個變化,這個過程,是我們格力人艱苦奮斗的過程,挑戰困難的過程,我們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棒。”
董明珠特別感謝了格力老員工,她說:“今天已經退休的員工也來到了現場,我們今天取得這樣輝煌成績,我們最不能忘記你們為格力電器的鋪墊,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員工能對我們的老員工,對我們退休員工說一聲謝謝。”
“格力發展當中從無到有,開始時和所有中國企業一樣,我們沒有什么遠大的目標,我們只想掙錢,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我們的使命擔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該選擇一條什么樣的道路,我們選擇了一條挑戰的道路,我們看到了我們的使命,我們與國家共榮。”董明珠表示。
回憶往昔,董明珠感慨萬千:“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還沒有自己的技術,我們沒有壓縮機,沒有電機,依賴于外面提供的部件組裝而已,所以我們沒有話語權,更不可能談我們創造世界,更不可能說我們服務世界,你用什么去服務,你是一個跟隨者,你不是一個創造者,所以我們下定決心要成為創造者。”
董明珠表示在十八大以后,總書記提出了三個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改革,已經指出了制造業的短板。“制造業的短板是什么?就是依賴于別人的技術而生存。就像一個人一樣的,你是一個癱瘓的人,你站不起來,如果你想站起來就得靠著別人。那我們想中國制造走向世界,你能行嗎,不行。所以我們加大了我們的隊伍建設。”
董明珠回憶起今年在人大代表團總書記的講話:“習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廣東的發展,對我們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績也給予了非常充分的肯定,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是經濟大省,我們可能很高興,但是一個企業,一個走在前列的省份,我們停留在自己過去的成績當中,我們將會成為敗將。”
在總書記講話中,董明珠深深感到自己的責任。“習總書記提出‘四個意識’,‘四個自信’,更重要的是提出廣東‘四個走在前列’。那我們看到是什么呢?我們看到的不是成績,而是短板,我們只有不斷地補短板,我們才能真正看到一個完美的廣東,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成為一個完美的格力。”
董明珠表示:“今天大家看到那么多方隊,前幾天我也來看了,頂著烈日,有的員工臉上曬出了泡,我說能不能讓他們休息一下,等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再進行操練,我們的教官說,不行,那不是格力人,那不是格力的文化,我們格力人就是有一種挑戰精神。”
董明珠認為:“總書記向我們提出來的‘三個一’,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如果我們沒有人才,我們的發展,我們的創新,怎么可能成為第一。所以人才最重要。”
董明珠對郭永航書記的蒞臨指導表示衷心感謝:“我記得郭書記來了應該有一個多月了,我在這一個多月中見過三次郭書記,一次在我們企業調研,他給了我們很大鼓勵,他說珠海如果沒有格力是什么樣子啊?我自豪,因為我們為珠海爭光了,我們走在街上告訴別人說我是格力人,這就是我們的驕傲!”
董明珠表示:“在過去一年當中,我們的員工該想什么?我該想什么?我們員工想的是怎么樣讓格力做得更大,更加輝煌,讓世界知道格力,這是他們要想的;我想讓給力的員工生活的更加幸福,是我想的。我在想給我們員工: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證我也承諾,一人一套房。”
“但是大家要知道我拿什么給,如果我們還是一個落后的企業,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企業,我們給得起員工房嗎?給不起。”董明珠如此激勵在場的格力員工:“最近令我們最振奮的是郭書記給我們帶來了‘珠海市英才計劃’,只要你想干,就給你一片天地;只要你想干,就給你機會,你們有信心嗎?”
董明珠還告訴大家一個重磅好消息,珠海市委市政府為了鼓勵格力電器的員工,已經答應給格力10000套住房的土地。“我們終于有自己的房子了!”
“當然今天我也很高興,今天已經實現了政府工作作風的轉變,從‘官商勾結’到‘清政’的政商關系。國家給我們營造這樣的環境,我們有什么理由再不努力去干呢?我們只有一句話:干!挑戰!奉獻!這就是格力的精神!”董明珠感謝政府的大力支持。
董明珠表示在總書記提出“三個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下,格力更加堅定的走自主創新之路。“今天因為我們擁有核心技術的能力,可以講:世界最好的空調在中國,在格力。”
“我們一定要記住,即使我們站在山頂,我們的頭頂還有星空。創新是永遠的話題,挑戰是我們永遠的動力。我們不會被困難嚇倒,越困難,我們越有能力,越有信心,只有挑戰過的人,回頭再看,沒有后悔。”提到創新和挑戰的意義,董明珠如此說。
“我們一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因為你個人得到多少,我們最大的幸福是因為我們的存在,讓別人更加幸福,這就是格力。”董明珠感慨道。
“今天這個晚會接近三個小時,我只想表達一個我的愿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我們在踐行。我們還有一句口號,把愛獻給世界。”提到格力的未來,董明珠表示。
董明珠還向大家展示了2012年至2017年和過去21年營業總額、凈利潤、納稅、分紅、申請累積專利數量的對比。“通過上面這張表,大家可以看到格力電器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可以知道我們有多大的胸懷,多大的理想和夢想。因為我們的存在讓別人幸福,當然世界上的人都幸福的時候,我們自然也就幸福了。”
董明珠還主動提起了外界關注的董明珠是否退休的問題:“最近網上鬧得很厲害,說快換屆了,董明珠到底退不退休,退休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我認為我今天還很年輕。雖然我已經60多歲,但是我的心像25歲一樣。”
“我希望格力人永葆年輕,這不是指生理年齡,而是心理年齡,我們的思想要永葆青春。今天我們用舞臺表演來展示格力的過去與未來,我相信我們格力人,有珠海市委市政府對的關心,我們沒有理由做不好,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董明珠還特別指出幸福的意義:“
幸福不是躺在那兒享受,幸福就是奮斗,幸福就是戰斗,只有戰斗的人才感到幸福,因為每天可以解決問題,我們不斷解決問題,我們成就了這個世界。”
董明珠告訴大家,她遇到的兩件事:“一件事是北京霧霾的時候,別人說董明珠你快點做凈化器,你們可以發財了,我想做凈化器我是發財了,我們賺錢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是用什么代價換來我們的產品!我們認為今天當然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更應該用戰略眼光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所以我們開發了光伏空調,光伏空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核心科技,那就是我們的驕傲,因為我們為人民帶來了健康和幸福。”
“第二件事就是我們的員工,他們舍棄小家,為了大家,這是我們格力人的驕傲。我曾經講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想享受,反而就不能享受;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不享受,才能讓更多的人去享受,這就是格力。”
“我剛才在說,我退休了,有什么問題嗎?我認為沒問題!我們看臺上幾萬員工有多少人才在里面,我要干的一件事兒,把我們有用的、有夢想的、有挑戰精神的、有執著的和自己‘過不去’的人,培養到領導崗位上來,我們要把格力電器做成百年企業,千年企業一代代傳下去。”董明珠提出了格力的“百年大計”。
“格力電器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今天格力的90后也走到了領導崗位上,只要你想干,我就給你平臺,只要你想干,我就給你機會,所以今天很難得有這樣的場合,我呼吁:所有格力人,你們記住一句話,你們吃虧是福,因為你們敢于吃虧,你們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了社會認可,你們才有價值。到那一天的時候,即使你像我一樣,如果你退休,你回頭一看:‘無怨無悔’。”董明珠談到人生價值時如是說。
董明珠引用習總書記的一段話與現場所有人共勉:“做人,不一定要風風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處事,不一定要盡善盡美,但一定要問心無愧。以真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擁有的一切。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志同道合,敢為人先,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與智者為伍,與善良者同行。”
“2018年再啟航,過去的一切無論是困難,是挫折,是委屈,還是收獲,已成為過去。2018年是格力的新開始,在新的時代我們要去挑戰,去拼搏,為我們2018年的兩千億而奮斗。”董明珠在講話最后提出了格力2018年的“小目標”。
勤耕不輟科技創新再結碩果
創立27年以來,格力電器從一家年產不到2萬臺的空調小廠,發展成為一家覆蓋家用電器、智能裝備、工業制品、精密模具等業務的馳名世界的中國制造企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格力電器堅定踐行總書記提出的“三個轉變”,企業自身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至2017年,格力實現營業總收入7208.55億元,是過去21年總和的1.9倍;實現凈利潤827.48億元,是過去21年總和的4.2倍;實現納稅741.78億元,是過去21年總和的3.3倍。
自主創新、掌握核心科技,是格力發展的根基與底氣。2012年至2017年,格力累計申請專利32178項。是過去21年總和的6.7倍。截至2017年末,格力已掌握19項“國際領先”技術。在堅持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本身也實現了轉型與突破,逐步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到科技密集型企業、從規模驅動型企業到創新驅動型企業、從專業化空調企業到多元化工業集團”的轉變。
在挑戰與創新的路上,格力并未就此止步。夢想盛典現場,格力再次對外發布了5項自主研發的最新 “國際領先”技術。
近日,經科技成果鑒定會專家組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基于G-PLC無通訊線纜的多聯機系統”、“空調光儲直流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全工況自適應高效螺桿壓縮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地鐵車站用高效直接制冷式空調機組”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 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伺服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至此,格力自主研發的“國際領先”技術已達24項。
格力最新對外發布的5項“國際領先”技術中,“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意義尤為引人矚目。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也是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之一。
伺服系統作為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中的執行元件,是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可謂整個工業機器人的“心臟”。然而,國產伺服系統在技術與性能上與國外品牌有較大的差距,是我國機器人產業需要突破的關鍵短板之一。
針對國產伺服系統產品體積大、運行精度低、響應速度慢、用戶體驗差等問題,格力從功率密度、齒槽轉矩、電流環設計三方面入手,獨創伺服電機高功率密度設計技術、低齒槽轉矩設計及工藝保障技術、伺服系統高性能電流環優化設計技術三大核心科技,極大提升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使國產伺服系統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的項目成果是我國制造業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對提升我國整體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真正的核心科技是買不來的,想要掌握核心科技,必須要通過自主研發,因此格力自主研發的伺服電機系統價值很高,意義深遠。”東南大學教授程明于相關科技成果鑒定會上表示。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