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幻想、堅持自主創新才有未來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會議強調,要聚焦國家需求,統籌整合力量,發揮國內市場優勢,強化規劃引領,形成更有針對性科技創新的系統布局和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安排。
近一個時期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5月28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用“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來形容加快科技創新的緊迫感。時隔不到兩個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總書記不僅再次強調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更為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這一目標規劃出了清晰的路線圖。
從這次會議上,傳遞出決策層一個更加堅定、清晰的信號: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這也意味著,包括企業家在內的全社會要進一步統一思想,丟掉幻想,真正把自主創新落到實處。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高鐵到核電,中國制造在重大領域取得的每一次進步突破,都是依靠自我力量集中攻關的結果,以前如此,現在更是如此。但是,我們看到,近年來出現了一種風潮: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很多企業目光開始朝外,熱衷于購買技術或市場合作,并將這種方式視為發展捷徑。而這種發展方式帶來的問題,直到今天,并未引起很多企業足夠的重視。
相反,一直對中國發展抱有極大戒心的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企業卻有著深刻洞察。他們之所以愿意與中國企業“合作”,是因為他們深知,他們始終掌握著關鍵核心技術的主動權,這些隨時可以成為遏制中國發展進步的殺手锏。只要對自身利益帶來威脅,他們也隨時可以對中國企業帶來致命一擊。
正如習近平所言:“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崛起之路必須靠自己走。面對貿易競爭不斷加劇的新形勢,中國企業更應對未來發展有清醒的認識,通過自力更生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事實上,一批中國制造優秀企業早就做出了表率。比如,一直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格力電器,從一家沒有技術的小廠起步,發展成為全球知名制造企業,格力空調等產品連續多年全球銷量第一,靠的是格力電器掌握核心科技,打造出了過硬的產品,始終引領行業發展。當一些同行熱衷于海外收購時,格力電器始終不為所動,這種堅持與眼光,指引格力電器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
自主創新不是一句口號,它是戰略思維,是系統工程,是創新之魂,是發展之本。格力電器從人才、平臺、機制、經費四個方面做好保障,推行“人才自主培養”,經費“按需投入、上不封頂”,設立“科技進步獎”等一系列舉措,不計投入地在技術領域深耕,攻克和引領關鍵核心技術。
經過不斷努力,格力逐步建立了一個覆蓋“基礎研究、技術研究、工程研究和產品研究”的全方位研發體系,先后獲批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2個研究院、72個研究所、727個先進實驗室,擁有10000多名科研人員,累計研發出24項 “國際領先”級技術,申請專利35635項,其中獲得授權專利21229項。2017年,位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第7名。2018年下半年,格力電器還將建立院士工作站,進一步增加技術研發能力。
“我們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創造者。走自主創新之路才有未來,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才可能掌握明天。”董明珠表示。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