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最需要的是“亮劍精神”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近來,習近平多次提到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5月28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用“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來形容加快科技創新的緊迫感。而本次會議則為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這一目標規劃出清晰的路線圖。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然而,“大而不強”、對于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的瓶頸。
在這其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正如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所言:中國制造業出路在哪里?企業是只地頭看自己的三寸之路,還是仰起頭來仰望星空?
必須承認,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全球化格局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國內要素成本優勢削弱的背景下,對于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擠壓”的中國制造業而言,之前主要依靠人力、生產等要成本要素來比拼的紅利已經消失,秉承亮劍精神的自主創新是當代中國必須做出的戰略抉擇。
以家電業為例,家電業的競爭非常激烈,而相對其他行業而言,利潤回報率不高,甚至被認為是“夕陽行業”。日本等家電產業大國的企業,近年來也是屢屢在市場上折戟沉沙。
而縱觀格力在家電業的二十年征程,則是愈戰愈強,歸根結底是堅持自主創新的亮劍精神。相對于國外企業而言,我國家電企業起步晚,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處于“跟隨者”的地位。而面對巨大的技術差距和專利壁壘,也有不少企業滿足于這樣的地位,在核心技術上嚴重依賴國外。而格力沒有在“拿來主義”甚囂塵上的環境中隨波逐流,20056年,格力制定了“掌握核心科技”的品牌戰略,開啟了向國外百年家電企業挑戰的“亮劍”之路。
眾所周知,核心技術的研發周期很長、投入巨大,失敗率也很高。然而,這恰恰需要企業具有一種亮劍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縱然曾經不被外界看好,縱然會面臨暫時的挫折和失敗,格力依舊表現出了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的勇氣,哪怕比別人慢一點,也要堅持走自主研發道路。對于科技研發的投入,格力有“上不封頂”的氣魄,近年來科研投入每年都在40億元以上。
時至今日,格力已獲批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2個研究院、72個研究所、727個先進實驗室,10000多名科研人員,逐步建立起一個覆蓋“基礎研究、技術研究、工程研究和產品研究”的全方位研發體系,累計研發出24項 “國際領先”級技術,申請專利35635項,其中獲得授權專利21229項。2017年,位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第7名。
可以說,格力近年來的發展成就,向我們清晰地傳達出一個信號??只要有這樣堅持亮劍的企業精神,中國制造依然勢頭強勁。以格力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必將為包括中國的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富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進而打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國際影響力,不僅為自身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將成為中國制造走向微笑曲線中高端的動力之源。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