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混戰的背后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人造節“618”問世多年來,今天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日。2019年的這個“618”,更是不同尋常,軍閥混戰,眼花繚亂。
首先是電商遭遇戰。傳統強勢電商平臺要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新生電商平臺要開疆擴土。其次是品牌阻擊戰。為了阻止新生品牌借勢“618”,一直在人造節日表現謹慎的頭部企業突然啟動降維打擊,主動加入混戰。除此之外,還有企業之間的隔空罵戰,儼然已把早年間發生在某個賣場兩個品牌之間的局部戰事上升為全網戰。戰事層出不窮,各家也祭出看家本領,十八般武藝、三十六計、七十二門派的武功紛紛登場。
然而,當這場綿延月余的混戰偃旗息鼓,能夠客觀冷靜地去看這場混戰時,除了高高低低的曲線圖標榜著自己的戰爭成果,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只要是戰爭,無論輸家贏家,都會有傷亡。甚至于,當我們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場混戰,贏家也未必真的是贏家。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首先是這場混戰會傷及無辜。例如平臺遭遇戰中,要求制造企業站隊,傷及的是制造企業的利益。久無戰事的洗衣機行業,在今年“618”期間,頭部企業率先降維出擊,一戰之后,雖然頭部企業可以做到“身不動,膀不搖”,但多年來形成的洗衣機行業生態已被破壞,三四線洗衣機品牌一片哀嚎。
當然,所謂贏家也許并不在意是否傷及無辜,但是,對于那些“618”業績曲線圖一路領先的制造企業來說,高亢的曲線圖也未必代表真正的勝利。這場戰線過長、耗時過久的混戰,已經耗盡制造企業的精力。同時,“618”一戰,無論如何,都會對其線下渠道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對那些希望借消費升級拉動品牌升級的單品牌企業來說,尤為如此。“618”之后, 如何收拾一地雞毛,重整旗鼓,應對市場消費升級的需求,是擺在企業面前無法逾越的課題。這場混戰中,是有得有失,還是得不償失,各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最為重要的是,一場“618”大戰中,如果一個不小心,就會讓企業們平時苦心經營的“一切為了消費者”的“人設”瞬間“崩塌”。這也如軍閥混戰中,所有派系均打出“心系天下百姓”的旗號,但最終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也許有人說,“618”混戰,獲利的正是消費者啊,因為降價使他們得到了最真正的實惠。應該說,在消費者千人千面的今天,價格已經不是他們衡量受益的唯一法碼。他們也許希望在“618”期間購買過程更加便捷,而不用貨比三家看誰更優惠或是某個產品這個平臺有,那個平臺沒有;他們也許更看中購買之后,更及時的售后服務;他們也許更看中定位,更加穩定的品牌價值;他們也許不希望自己買過的品牌和產品大幅度降價……總之,價格的確重要,卻已經不是唯一。
如果說,當年“618”的設立,真的是為了讓利消費者,那么今年“618”濃濃的火藥味,已讓這個人造節日,失去了當初的本意。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