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機電設施配套可以這樣做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一丁,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3年7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18日。
《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適用于新建與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與區域的設計、建造、運行和判定,包括總則、術語、技術指標、建筑降碳設計、區域降碳設計、低碳建造、低碳運行、檢測與判定、碳抵消九大部分內容。
該標準不僅給出了低碳建筑、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全過程零碳建筑等相關術語和相關建筑和區域的指數指標,還就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與區域的設計、建造、運行和判定做出規范。就能源利用而言,建筑應結合場地環境與氣候特點,對項目的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建筑布局應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在“建筑低碳設計”部分中就“機電設施”做出明確規定,這將為零碳建筑的機電設施配套指明發展方向。供熱供冷系統、生活熱水制備等領域都面臨新的挑戰。
該標準提出,建筑供熱供冷系統應綜合經濟技術分析,進行方案比選和性能優化。其中,建筑應優先采用地熱、生物質、空氣能、太陽能、工業余熱等非化石能源供暖,電力供應充足、電力政策支持的地區可采用電采暖。供冷系統應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自然冷源,并考慮多能互補集成優化。
同時,該標準規定,冷、熱源機組能效系數不宜低于現行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的推薦值。
采用蒸汽壓縮循環的冷水(熱泵)及直膨式空調機組應優先使用低GWP值的替代制冷劑,并采取有效防泄漏措施。
地源熱泵系統設計制熱性能系數與制冷能效比均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GB/T 50801規定的2級以上。
當采用戶式低環溫空氣源熱泵機組供暖時,其性能參數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戶式低環溫空氣源熱泵機組性能參數要求
數據來源:《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
對于生活熱水制備,該標準規定,應優先利用太陽能、空氣能等熱源形式,并應采用高效設備。
此外,該標準還規定,建筑應合理設置新風熱回收系統,并宜設置新風旁通管。熱回收裝置性能不宜低于現行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的相關規定;建筑應合理選擇LED照明產品,并應采用智能照明調光控制系統。
在“雙碳”目標下,《零碳建筑技術標準》的制定,旨在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營造健康舒適的建筑室內環境,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建筑應用,引導建筑和以建筑為主要碳排放的區域逐步實現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一丁,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