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清洗機是不是智商稅?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徐光耀,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不時上熱搜的“流感”“諾如病毒”等關鍵詞,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近年來,果蔬清洗機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在清潔技術和功能上持續升級,為消費者果蔬飲食的安全提供保障,在廚房小家電市場中嶄露頭角。然而,如今在各大互動平臺上以“果蔬清洗機”為關鍵詞去搜索時,最熱門的關鍵詞卻是“智商稅”。這一爭議,從何而來?
市場步入理性發展階段
果蔬清洗機進入中國市場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70年代,臭氧發生器便被用于家庭果蔬消毒,后來發展為臭氧果蔬清洗機。這類產品雖然有一定殺菌效果,卻無法完全清除農藥殘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曾提出質疑:臭氧雖然可以降解水中的4種有機磷農藥,但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產生毒性更高的降解產物,造成二次污染。技術安全隱患疊加消費者認知不足,讓果蔬清洗機市場長期低迷。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市場對果蔬“去農殘”的強烈需求推動業界推出更多凈化技術,如超聲波、電解水、羥基水離子等。其中,羥基水離子凈化技術已經高度成熟,且通過行業標準《果蔬凈化清洗機》(SB/T 11190—2017)。凈化技術的成熟,為果蔬清洗機的市場增長奠定了基礎。
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空前高漲,疊加電商渠道高速傳播效應,果蔬清洗機以“去農殘”“殺菌”“去激素”等賣點迅速走紅。《魔鏡2022年度消費新潛力白皮書》顯示,2022年1~11月,果蔬凈化器在淘寶系銷售平臺銷售額達到2.89億元,同比增速達到146.73%。另據《電器》記者了解,2022年東菱果蔬清洗機產品銷量突破100萬臺。這也一度讓果蔬清洗機成為廚房小家電的新興賽道。
然而,果蔬清洗機的市場熱度僅維持了兩年就快速降溫。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以后,果蔬清洗機連續兩年銷量下滑明顯,現在趨于平緩。《電器》記者在小紅書上以“果蔬清洗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相關的討論筆記為7.2萬條,關聯話題中“智商稅”筆記數量排名第一,為1萬余條。電商渠道主要的負面評價集中在續航能力差、電源線設置不合理等,消費者口碑不佳。
東菱電器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不信任,凈化效果無法顯示。”當前市場平緩,既因消費回歸理性,也因清洗技術組合升級及產品形態調整。
功能側重調整,核心定位仍是“去農殘”
業內普遍將“去農殘+消毒殺菌”定義為凈化能力,將去除果蔬表面灰塵等臟污的作用定義為清潔能力。早期產品多采用單一技術,如羥基水離子、臭氧、超聲波、微氣泡等,但凈化范圍有限,難以滿足需求。如今企業轉向多重技術組合升級。
例如,東菱DL-1326型號果蔬清洗機采用羥基水離子+微氣泡+旋渦水流技術,榮事達采用臭氧凈化+微氣泡+旋渦水流技術,均能實現物理作用與化學作用的雙重凈化。UORRIS德國歐瑞氏采用內置6重加長電解芯片,同時加入等離子技術破壞蛋白結構。多重技術疊加擴大了有害物質去除范圍。
可以看到,企業正在加強果蔬清洗機的物理清潔能力。東菱有關負責人指出,果蔬清洗機早期的功能定位于“去農殘+殺菌消毒”,但是后來通過調查得知,消費者更加看重果蔬清洗機對食物的物理去污效果,占比超過一半。但現有產品因功率限制,物理清潔能力有限。他說:“正確使用方式應是先手洗去除明顯臟污,再用機器凈化。”
對于“手洗也能去除水溶性農藥”的質疑,東菱有關負責人坦言確實如此。但果蔬清洗機綜合去農殘效果更強,對于母嬰、老人或者追求高品質健康生活等群體仍有價值。
此外,果蔬清洗機產品形態持續優化,還增加了果蔬、肉類分倉設計,以及便攜式、全自動設計,進一步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綜合來看,果蔬清洗機是否是智商稅,取決于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若追求果蔬表面清潔,其效果有限;若側重“去農殘+殺菌”,則能提供比手洗更安心的保障。技術升級與市場教育,將是行業破局的關鍵。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徐光耀,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