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4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袁達介紹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和擴大內需等情況。
從內需構成看,有3方面特點尤為突出。
一是消費向新而行。過去四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消費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比如商品消費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廣受消費者歡迎;360全景運動相機、AI智能眼鏡等新產品火爆全網;國風國潮商品表現亮眼,漢服、文創產品等銷量成倍增長。再比如服務消費方面,文體、旅游、康養等供需更加多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博IP等“爆款”頻現,城市漫步、中式茶飲等成為時尚潮流。
二是投資向優發力。過去四年投資積累的資本形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0.2%。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更加注重補短板利長遠,比如聚焦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大事難事,著力解決影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突出問題,自上而下、“軟”“硬”結合,高質量推進“兩重”建設;更加注重增強發展后勁。
三是投資消費相互促進。一方面,市場消費的擴大,通過產品生產、配套建設等渠道帶動投資,比如5G、智能手機等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帶動近4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投資年均增長21.9%、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1.2%。另一方面,有效投資的增加,通過生產等鏈條促進居民就業增收,提高了消費能力,也通過完善設施、優化環境等改善消費條件,直接促進了消費。
下一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不斷激發和釋放內需潛能。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