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規模破2億臺!中國家用空調產業過上好日子了嗎?(二)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上接 “產銷規模破2億臺!中國家用空調產業過上好日子了嗎?(一)”
史上最慘烈價格競爭
今年“618”大促期間,一位空調企業老總痛心疾首地說:“市場上已經有了900多元的1.5HP新能效1級產品。”他大聲疾呼,這是某些企業借以舊換新政策“血洗”市場,不僅小企業徹底沒有生存空間,大企業同樣沒有利潤。然而,這沒能阻止空調企業一方面捶胸頓足地要求“反內卷”,一方面又“赤膊上陣”定要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2025冷年中國家用空調市場的價格戰堪稱史上最慘烈。為了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空調企業紛紛祭出價格利器,不惜降低利潤。奧維云網(AVC)的數據清晰地顯示了這一趨勢,2025 冷年,中國線上市場主銷的 1.5 HP掛機均價從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2536 元降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2101 元,2200 元以下價格段產品的銷售份額較 2024 年提升了 6.3 個百分點至 35.2%(見圖6)。在這場價格戰的漩渦中,幾乎所有的空調企業都難以獨善其身,紛紛被卷入其中。
2025年8月下旬,小米挑起口水戰,轉發某自媒體數據稱單月線上銷量超越格力,市場份額進入行業前三。小米卻沒有展示單月銷售額的市場份額與美的、格力等企業的巨大差距——正是憑借相對低價策略,小米在今年價格戰的浪潮中如魚得水,空調銷量迅速提升的同時還不忘借助粉絲與自媒體去嘲諷行業“沒有核心技術”——雖然總體份額還差得遠,但這事實上已經給傳統空調市場格局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然而,從無數的歷史經驗中都可以總結,這種以價換量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夠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但從長遠來看會嚴重壓縮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企業在追求規模的同時,不得不面對利潤率下滑的現實。為了保證財報業績,降成本、減配置甚至壓縮研發費用又成為企業的慣用手段。
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促使企業加快渠道架構和營銷模式的變革。一方面,以抖音為代表的新興電商平臺迅速崛起,成為空調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2025 年上半年,抖音渠道的空調銷售額同比激增 92.5%,令人矚目。另一方面,2025冷年包括格力、美的等在內的龍頭企業的線下渠道也在不斷轉型,核心是減少層級、提升服務以及豐富生態,將線下傳統門店逐漸向體驗中心、場景展廳轉變。
盡管價格戰激烈,但在主流品牌主動進行渠道變革、生態戰略升級等一系列調整下,市場競爭格局并未如小米所炒作地發生重大改變。美的、格力與海爾依舊穩居行業前三,TCL 與奧克斯緊隨其后,2025年上半年財報也清晰地顯示了龍頭企業業績依舊出色。其中,并未過多參與價格戰的格力雖然營收有所下滑,但凈利潤卻是情況最好的一個。在這些品牌之后,一些腰部品牌產品均價下滑幅度巨大,但市場份額卻未見顯著增長。
這表明,在歷經多次市場重大更迭之后,品牌的影響力和綜合實力依然是決定企業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更關鍵的是,在全民關注科技屬性的時代,能夠將科技創新體系的價值展現充分的能力。格力如此,美的如此,海爾亦如此,唯獨那個銷售著代工產品、嘲諷行業“缺少核心科技”、喜歡用自媒體去挑撥是非的企業并非如此。
對于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或許業界不必擔心產業長期向好的趨勢,但必定會擔心將市場競爭層次拖回到十幾年前的惡劣手段。因此,“反內卷”不是空談與口號,而是在市場競爭中參與方都應意識到的共同答案。
眼看著,2026冷年的壓力已經來了。(未完待續)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