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市場2015冷年黯淡收官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刊記者 李曾婷
“價格戰”、“高庫存”成為8月27日由中國家電網主辦的2015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的熱議詞。據今日頭條運營策略總監譚曉博介紹,這兩個詞恰好也是今日頭條所統計的過去一年中空調用戶最關注的熱點事件。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對此評價:“面對高庫存,眾多空調品牌不惜血本發動價格戰,但市場最終還是黯淡收官。空調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關鍵期,這種價格戰既不理性,也不合時宜,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自2015冷凍年度(以下簡稱冷年)開盤以來,空調行業便面臨庫存壓力。為緩解庫存壓力,空調市場自龍頭企業開始紛紛加入價格戰。但“以價換量”并未刺激整個市場需求的增長。此次論壇發布的《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檢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5冷年空調銷量為4046萬臺,同比下降5.4%;銷售額同比下降10.50%(如圖1)。
分析2015冷年行業下滑的原因,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指出,主要原因為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這些因素共同導致整體價格水平回落。《報告》顯示,空調平均價格由2014冷年的3759元下降至2015冷年的3472元,明顯的價格下行開始時間為2015年3月。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整體市場銷售規模下滑,但智能空調與變頻空調的市場占比進一步擴大,成為市場結構變化的亮點。《報告》顯示,2015冷年,智能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173.5%,市場占比達到6.47%;銷售額同比增長98.44%,占比達到7.15%。智能空調市場受到價格下沉的影響,銷售額增幅較2014冷年下降較多。變頻空調銷量占比由2014冷年的55.6%提高到2015冷年的59.8%,銷售額占比由2014冷年的64.17%提高到2015冷年的69.96%。蔡瑩解釋說:“外資品牌變頻空調的價格基本保持不變,甚至平均價格略有上升,這對變頻空調銷售額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空調品牌集中度的變化也從側面體現出價格戰的不合理。《報告》顯示,2015冷年,市場前三名品牌占有率為67.08%,同比提高5.63個百分點;前十名品牌占有率為96.58%,同比提高1.48個百分點。蔡瑩說:“整體品牌格局沒有改變,排行前3位的品牌占比明顯提升。從這個情況來看,價格戰的效益只集中在個別龍頭企業中,對其他品牌來講,無論有意,還是被迫加入這場價格戰,都沒有獲得相應的利益。”
隨著主流品牌渠道進一步下沉,三四級市場的競爭也進入成熟階段。《報告》顯示,2015冷年,三級市場空調銷量占比為10.13%,銷售額占比為10.22%,同比均微幅增長;四級市場銷量占比為7.23%,銷售額占比為8.87%,均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如圖2)。
談及空調市場2015冷年的變化,王雷表示,空調市場表現不盡人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受到經濟持續不佳的影響,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其次,由于2014冷年市場形勢相對較好,拉高市場預期,導致庫存量同比增長,為2015冷年渠道高庫存埋下伏筆。”
對于2016冷年,蔡瑩認為,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2016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難以在短時間內好轉。“與2015冷年相比,2016冷年銷售規模不會發生明顯變化;需求不足與庫存壓力的雙重作用依然存在,空調價格水平上行空間小,或將與2015冷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變頻空調、智能空調將依然保持增長態勢,特別是在智能空調方面,智能應用的廣泛性將明顯提升,范圍也將逐步從使用控制向售后服務領域延伸。”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