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用“長跑運動員”的堅韌訴說“新工匠”故事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隨著“加西貝拉杯”尋找中國家電業的工匠精神大型主題活動的不斷開展,《電器》記者采訪的人物與收獲的感觸也越來越多。其中,松下電化住宅設備機器(杭州)有限公司(PHAH)總經理吳亮的堅韌、專注和不斷創新向前,讓筆者印象深刻。采訪當天,吳亮講述了很多從業經歷和生活過往,而在講述長跑這一愛好時,則顯現出由衷的驕傲和熱愛。作為長跑愛好者的吳亮,不僅曾在運動場取得傲人的成績,時至今日,在工作生活中依然延續“長跑運動員”的堅韌。作為松下在華獨資企業的總經理,他用“新工匠”精神贏得信任。
“他是站在經營者的角度,把握整個公司發展的大方向,擁有市場銷售、工廠管理等多方面經驗,目前更多精力放在員工的管理層面。”在松下有關負責人的描述中,吳亮穩健、干練的形象悄悄在筆者腦海中描繪。然而,當吳亮結束一個會議,匆匆趕到采訪間后,《電器》記者發現,除了之前腦海中的穩健和干練,他更多了幾分幽默、睿智。
吳亮雖然現在任職總經理,卻是從生產一線成長起來的,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從事過生產、技術、銷售等一線實踐工作,也分管過人事、法務等行政工作。我曾經做過零件的車床加工。”吳亮驕傲地說。據介紹,他曾在國有企業、日資企業、歐美企業、合資企業等任職,并在日本學習工作11年。豐富的閱歷讓吳亮對于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在吳亮看來,中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有些不同。吳亮告訴《電器》記者,在20世紀70~80年代,國有企業中“帶徒弟”“傳幫帶”等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那真是一種傳承。當時,我加工的零部件雖然已經符合生產標準,但在‘嚴師’眼中仍因大小不一而不合格。”但在日本,工匠精神更多體現在自主鉆研。“我在日本做學徒工時,最大的印象是師傅不會像在中國那樣主動地、反復地教導你如何去做,更多地需要自己去努力鉆研創新,主動學習。”吳亮說。或許正是同時經歷過這種“傳承”和“創新”,吳亮的“新工匠”故事才得以構成。
在采訪中,吳亮不時地開一開玩笑,總能很好地調節現場氣氛,但一提到工作,他總能立刻認真起來。在他看來,工作和生活需要分開。工作是一種責任,他需要對工廠、對雇主、對員工負責,“任何崗位都一樣”。
據介紹,吳亮在公司擁有很大的自主權,日本總部對他很信任。他直言:“很多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調整過于頻繁。”如今,他和他的團隊已經形成默契,即便不充分溝通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方面,吳亮盡量給予員工便利。“我們恐怕是松下在中國幾十個制造工廠中唯一一個管理人員可以穿便服上班的公司。”松下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吳亮人性化管理的一個方面。
如果說豐富的工作閱歷磨礪了吳亮的“新工匠”精神,那么從小堅韌、認真的性格則是他整個人生的基石。據介紹,在初中時期,他曾用整個暑假近2個月的時間,手工制作出精美的“蟲籠”。筆者可以想象,當時為了完成制作,他足不出戶的情形,是多么投入和專注。此外,高中時期練習長跑,并成為長跑運動員,對吳亮影響巨大。“當時,我家離西湖很近,每天繞著西湖跑一圈。”每天堅持近15公里的跑步確實需要耐力和持之以恒。吳亮也坦言:“長跑塑造了我絕不放棄的性格,對工作和生活都有推動作用。”即便到現在,他談到當時代表浙江省參加全運會和國際馬拉松比賽時,也是滿滿的自豪和驕傲。“現在母校還留著我當時創造的3項校記錄。”吳亮說。
值得一提的是,吳亮的微信昵稱是“蓋神”,源于現在從事的“智能馬桶蓋”事業。在他看來,智能馬桶蓋市場爆發指日可待,松下經過十幾年的技術儲備和對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探索,終將取得不俗業績。據他透露,“蓋神”之前的昵稱是“超齡”。因為他覺得他應該培養年輕人,讓他們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在筆者看來,原本“超齡”即將退休的他,如今又滿血復活,等待“封神”。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