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不改初心,三十年的熱愛與堅守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加西貝拉杯”尋找中國家電業工匠精神大型主題活動采訪小組的一員,《電器》記者穿越了一大片工程師的辦公位,走到辦公區最里面那張桌子旁邊,才遇到了正在與他人熱烈討論問題的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洗衣機技術總監楊光。通常在武俠小說里,以這種方式登場的,一定是這個橋段中功夫最高的那位。事實也確實如此,作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而浦(中國)]洗衣機技術研發領域的“大拿”,30年來,楊光經手過的研發項目就超過40個,參與研發的洗衣機型號更超過200個。
“我入行比較早,20世紀80年代末來到合肥老榮事達公司,當時從事的就是洗衣機技術研發工作,至今已近30年?!北M管他已經從當年普普通通的技術人員變成目前的技術總監,但對洗衣機研發工作的熱愛與堅守之心從未轉移?!拔铱傆X得自己還是曾經那個技術研發人員,雖然這些年更多地從事管理工作,但對每個重要項目,我都力求親自參與,始終保持與設計團隊密切溝通,確保項目的完成。”說這話時,楊光的目光堅定而真誠。
談到楊光身上的工匠精神具體體現在哪時,他身邊的同事告訴《電器》記者,楊光對研發工作的嚴苛要求,就如同他們研發的那款出口日本的產品一樣。2009年,楊光負責一個專門出口日本市場的波輪洗衣機“Out-in”研發項目。這個產品截至2016年的出口量已超過200萬臺,是該公司第一次大規模出口日本的洗衣機。眾所周知,日本消費者對產品要求堪稱嚴苛,這給產品研發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在實際操作中貫徹“工匠精神”,還使楊光和他的團隊得罪了不少人。當時的工人一聽到生產Out-in洗衣機時,都非常緊張。因為楊光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標準,導致生產過程中經常停產。工人們的生產難度變大,意見也隨之變大,他們經常跟技術團隊發生爭執。在這個過程中,楊光只能不斷地做說服工作。犧牲了效率,但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最后產品遠銷日本,不僅效益非常好,還為公司塑造了品牌聲譽。最重要的是,Out-in項目的管理經驗最終在全公司得到推廣,成為惠而浦(中國)旗下四大品牌所有產品生產的基本要求。
在楊光的意識中,具有工匠精神并不是“慢工出細活”,而是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楊光是惠而浦(中國)實行項目經理制后的第一位“項目經理”。初試牛刀就擔當一項全球項目的開發工作??投資達7000萬元的“Radiant光芒滾筒洗衣機”開發工作。2015年3月項目立項,公司給他們提出的要求是2016年3月新品發布、4月投產、5月上市。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技術團隊估算,產品最快也要2016年8月才能正式投產?!疤拱椎刂v,當時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沒有信心能按時完成。”楊光說。
當時作為項目經理的楊光,其身擔責任之重、肩負壓力之大,可以想象。但“市場的需求就是命令、就是責任”,楊光從立項開始,就幾乎每晚都加班,周六加班更是成為“常態”。楊光表示,這么做為的是給大家鼓勁,更是要做出以身作則、迎難而上的表率?!昂迷趫F隊成員上下一心,一起加班加點、攻堅克難”。“光芒”洗衣機是由中國團隊主導,匯聚惠而浦全球技術、面向全球市場的一款產品,很多方面要同時滿足多種要求。在不斷地修改、完善中,“光芒”洗衣機終于如期面世,就連惠而浦總部都對中國團隊的高質量和高效率贊賞不已。
楊光對工作的精益求精有時甚至令一些工程師都想不通,尤其是在工期非常緊的情況下?!拔覀冋谧鲆豁椬詣犹砑酉礈靹┕δ艿男马椖?,工程師已經做出比較成功的方案,但我始終覺得不夠完美。這個方案被大改了3次,小改了10余次。我認為,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極致,任何改善都是有價值的。”楊光說。
最后,當《電器》記者要楊光談談對中國家電業“工匠精神”的看法時,他的話特別樸實:“我在家電行業工作超過30年,對洗衣機行業非常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電行業在全世界來說做得最好,總量領先世界,核心技術跟國外相比差別也不大,有些領域甚至要領先。我們缺什么?其實就是每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的意識和手段,也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30年來,雖然楊光的職位越來越高,但他從未真正離開過一線技術開發崗位,不改的是初心,更是一顆“匠心”。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