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d Denison:做頂級的綠色產品標準開發與服務提供者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6年8月22日,美國安全檢測實驗室(UL)美華蘇州實驗室成為音視頻設備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指定實驗室。這是繼2014年7月成為首家取得家電類產品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測試資格的外資第三方認證機構、2015年9月被指定為電機產品提供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測試服務的認證機構后,UL美華第三次獲此殊榮。作為一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UL是如何幫助企業實現差異化營銷,并指導消費者的購買?帶著這些問題,《電器》記者采訪了UL全球副總裁兼家電、暖通空調與燈具部總經理Todd Denison。
助力企業實現差異化營銷
Todd Denison表示:“一份清晰的針對營銷廣告的檢測證明,能幫助消費者消除疑慮,做出明智的購買決定。”據了解,UL開展認證的產品超過2萬種,每年全球約有220多億件商品加貼UL標識。在綠色產品領域,UL具有標準制定、檢測驗證、認證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及豐富經驗,目前開展的綠色產品認證有200余類,覆蓋1萬余種產品。
《電器》記者發現,通過全新推出的檢測驗證服務,UL和廠商能一起克服市場紛繁復雜的發展特性,為各種商品、系統、解決方案和設施提供負責任的設計、生產和營銷咨詢。“這不僅可以幫助產品制造商盈利,也將惠及供應鏈的每一位利益相關方。”Todd Denison說。
Todd Denison指出:“傳統意義上的認證是指產品符合一系列技術標準規范,而檢測驗證標志則為客戶的某一具體營銷宣傳廣告提供可追溯的技術依據。”UL的檢測驗證服務以嚴謹的科學基礎為后盾,憑借在安全事業領域的專業積淀,為客戶的產品廣告及宣傳提供技術依據,讓其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檢測驗證聲明不僅能讓企業在產品、包裝、營銷資料上使用UL檢測驗證標志,還能讓其營銷宣傳顯得更加獨立、客觀、符合法規。“UL檢測驗證標志可以為供應鏈中的每一位參與者都帶來價值,同時讓消費者更容易、更自信地做出購買決定。”Todd Denison進一步解釋道,“UL成立于1894年,目前已制定了超過1500種產品標準,其中70%被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承認為美國國家標準,其合格評定結果為美國政府部門廣泛采信,并在國際上得到普遍承認。”
全球市場準入機制保障
近期,UL蘇州實驗室和廣州實驗室成功通過了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的審核,在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的官網上注冊備案成功。至此,UL具備了可為中國及海外企業的產品出具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認可的轉速可控型空調、單元式空調、房間空調器的能效測試報告的資質和能力。
Todd Denison坦言:“當我在世界各地出差時,發現大部分產品都是中國制造,這足以顯示出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之深,產品覆蓋范圍之廣。UL作為一家成立逾百年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其安全認證標志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認可,每年有超過100億件產品通過UL認證后銷往全球。同時,UL強大的實驗能力及全球性協作機制,可以幫助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測試取得證書,打破技術貿易壁壘,更順利地進入具有不同文化的目標市場。”
“自2005年起,中國正式對用能產品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與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一并成為電器用能產品中國市場的準入門檻。在繼2014年取得了空調和冰箱的CCC認證實驗室資質后,如今又獲得了空調強制性能效標識檢測的資質,意味著UL具備了為國內外空調企業提供跨越中國市場準入門檻的‘一站式’服務的能力,也說明UL在幫助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進程中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Todd Denison補充說。
此外,Todd Denison還就供給側改革對UL的意義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中的關鍵一環就是要發揮好技術、管理、制度等各領域的創新,當然也包括標準領域的創新發展。”據悉,UL已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第一階段的合作將幫助在中國銷售的暖通制冷產品符合中國市場的性能要求。UL工廠實驗室認可制度將幫助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并更好地利用其遍布全球的資源優勢幫助中國本地廠商增強國際競爭力。Todd Denison強調:“作為國際貿易流通的通用語言,標準是中國企業邁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是檢驗中國供給側改革的試金石之一。”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