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電視營銷副總裁高雄勇:認知已有共識,投入決定未來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無論傳統彩電品牌,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都已經意識到彩電行業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小米電視營銷副總裁高雄勇說,“當前及未來的競爭主要取決于現階段企業是否肯付出、投入。”《電器》記者注意到,高雄勇口中的“投入”并非只是資金、人力投入,還包括愿意踏實做事的一份“匠心”。
6月,小米電視2017年旗艦新品小米電視4正式發售。從各方面來看,這款產品都稱得上是小米電視自跨界以來的里程碑。然而,產品只是集大成者,在其背后還有很多默默的付出,猶如冰山,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海平面之下還有世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和“厚重”。在小米電視4正式披露細節前夕,高雄勇給《電器》記者講述了小米電視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從盛大盒子,到海信VIDAA,再到小米電視,高雄勇在電視內容運營層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在他看來,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于傳統彩電品牌,更側重硬件盈利的故有生態。“我們不會依靠硬件盈利,更多是靠內容、服務形成新的商業模式,而傳統模式相對簡單,一定是硬件盈利。”高雄勇說,“傳統企業所謂的互聯網服務更多體現是錦上添花。”
“原來電視產業是割裂的,傳統廠商只負責硬件銷售,內容則依靠各大電視臺。廠商銷售完產品,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交易的完結,如果沒有售后問題,廠商就已經開始策劃下一個訂單。”高雄勇告訴《電器》記者,小米電視不僅關注用戶是否購買電視機,更關注用戶如何用電視機,通過電視機去看什么內容。
事實上,對于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業內基本已經在內容方面達成共識,眾多廠商都在不斷嘗試探索如何盈利。在高雄勇看來,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商業模式負擔較輕,而且在內容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越來越多的傳統彩電企業已經開啟轉型,但原本規模生產時代的優勢也讓企業“船大調頭難”。
核心場景的變化??從打電話到上網,讓智能手機完全取代傳統手機。家庭客廳里這塊大屏幕的使用場景如果不改變,新的商業模式也難以形成。如今,除了電視臺的直播節目,各大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為用戶帶來了豐富的內容。高雄勇表示,未來彩電行業競爭更多將集中在內容供應和系統優化。
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的革新源自智能電視的快速普及和發展。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成為高端彩電的標配,語音控制更有取代遙控器的趨勢。高雄勇直言:“這幾年智能電視發展速度比預想中快,你很快就會發現電視機真正的變化或許是人機交互的變化。”
語音和語義的識別不僅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大量的數據。高雄勇表示,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互聯網公司是靠服務盈利的。小米提供的服務并不是銷售電視機、手機和路由器等,而是通過所有的產品獲得大量的數據,與用戶進行頻繁交互。“這些交互的數據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小米的基因。”
“在人工智能電視時代,每一臺電視機都是個性的、專屬的。好的人工智能電視一定是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用戶。”高雄勇強調,OTT運營是一個很專業、很精細化的工作,是一個練內功的過程。小米電視不僅和各大內容供應商合作,試圖提供業界最多的視聽內容,還不斷優化系統界面,給用戶更便捷的操作體驗。他告訴《電器》記者,小米電視界面中數以萬計的海報都是設計師重新設計制作的,而不是抓取別人的宣傳圖,還在布局和排版方面不斷嘗試和創新,以期給用戶最好的界面。
雖然高雄勇現在主要負責營銷工作,但是從事多年運營工作的他對產品背后的內容運營感觸頗多。高雄勇坦言,小米電視大家可以看到,但運營沒有幾個人可以看到。這并不是說小米公司在背后并沒有做工作,而應該理解為厚積薄發。“小米公司一整棟樓內的員工都在做云計算,圍繞這方面的投入超過百億美元。”高雄勇說,“這是傳統彩電廠商不能相提并論的。”
在整個采訪中,高雄勇提及最多的是用戶。在他看來,小米電視更關注的是用戶體驗而非競爭對手。自從跨界彩電行業以來,小米一直在走一條屬于自己的穩健道路。高雄勇口中越用越好的電視機也是每個家庭需要的。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