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我們還需要哪些實力?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7月30日,在筆者動筆寫這篇“編者的話”的時候,電視機里正在直播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我們看不懂那些軍事裝備究竟“厲害”在哪里,也不明白其中40%的軍事裝備首次亮相的意義所在,但我們知道,一個國家舉行這樣的閱兵式,沙場點兵的背后,是強大實力的支撐。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一定是實力。
由朱日和閱兵,聯想到中國家電業正在蓬勃發展的國際化進程。如果我們也來一場“沙場點兵”,以展示一下中國家電業的國際地位,還有哪些欠缺和不足?答案無疑是實力、實力還是實力。不是說我們不具備實力。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家電業已經有很強的實力。只是在國際化進程中,我們還缺少一些與我們的目標相匹配的實力。
所謂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當然是我們的產品,就像在朱日和閱兵式中展示的軍事裝備一樣。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近日在外貿工作座談會上所說:“中國家電企業要想走出去,必須實現產品升級,必須有創新能力,必須有高品質的產品。”叫得響、拿得出手、有品質甚至有品位的產品才是國際化的硬實力,是能夠扭轉中國家電價格低、質量差的固有形象,重塑國際形象和地位的關鍵因素。
軟實力無疑是自信。在朱日和閱兵式中,我們不但看到了裝備精良的國家軍隊的風采,更看到一個國家、國家領導人的自信。對于家電業的國際化進程來說,我們需要自信。首先,家電企業要對自己的品牌樹立自信,重塑國際形象和地位,必須有自己的品牌,以高品質、高品位的產品為背書,只有樹立品牌自信,才能以更好的姿態參與國際競爭。其次是方向的自信。幾十年來,中國家電業靠模仿、跟隨策略發展到今天,終于站到了“超越”的關鍵節點。當前方沒有了追趕的對象,需要自己確定發展方向的時候,相信自己變得至關重要。從追隨到引領,最大的挑戰來自心態的轉變。
當然,無論要達成硬實力還是軟實力,其中關鍵的核心是要“堅持”。多年來,中國家電企業靠靈活,靠“短、平、快”的作戰風格贏得了一片天空,同時也造成了缺乏定力,使“堅持”成為面向未來發展時的一塊短板。不妄自菲薄,堅持做有質量、有品位的產品,堅持對研發創新投入,堅持打造品牌、樹立品牌自信,堅持自己既定的發展方針和方向,是在國際化征程中,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