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文:邁出第一步,長虹不一樣的國際化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在扇面作畫、祥云卷軸設……與往年一樣,長虹在IFA2017的展示依然彰顯出濃郁的中國風。與別具一格的設計一起吸引人眼球的,還有長虹展示的出色的產品及理念,四川長虹副總經理黃大文也因此忙得不開交。利用被邀約走訪的間隙,黃大文接受了《電器》記者的專訪,對長虹不一樣的國際化戰略進行了介紹,同時簡析了中國家電品牌目前的海外布局。黃大文表示:“包括長虹在內的中國家電品牌的全球化布局更進了一步,但真正的全球化還需時日。”
長虹的全球化之路
談到全球化戰略時,黃大文表示,長虹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因地制宜,并不相同。“因為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并不一樣。比如,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現在需要解決的是產品有無,如果在產品上疊加很多例如智能等的功能就沒有價值了。所以,我們會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出口或制造不同產品。另外,我們會根據當地政治、法律、人才以及資源等各方面去考慮,決定不同國家的國際化布局和資源整合。”黃大文舉例說,“比如美國,更多的投資是研發方面和資本運作方面,以及對創新性企業進行投資,而不是進行工廠建立。”
“總的來說,長虹目前的全球化戰略便是產品走出來。”據黃大文介紹,目前,長虹的全球化戰略是產品走出來、人員走出來和資本走出來。“事實上,走出來只是全球化戰略的第一步。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未來不再存在走出去和請進來。”他表示,進出口順位差太大,是目前中國家電品牌的現狀,這也導致中國企業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太敏感。“真正的全球化是將每個地方都當成長虹的運營中心。每個運營中心之間也可以進行進出口貿易。目前,華為已經進入這一全球化布局中,長虹、海爾、海信等企業正在這一布局的過程中。”
中國家電品牌國際化進程加速
在黃大文看來,中國家電品牌的國際化進程再次加速,海外消費者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他認為,即使是最為挑剔的歐洲消費市場,對中國品牌也逐漸認可:“你看,參加IFA2017展的,有四分之一的是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展示的產品中,有不少是歐洲設計、制造,并服務于歐洲市場的。隨著5個H(Haier、Hisense、HUAWEI、CHANGHONG及華意巴塞羅那公司HCB)的共同努力,不僅是歐洲的消費者,包括經銷商、整機制造商都逐漸認可中國的電器品牌。”
每年IFA上的展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中國家電品牌在國際化中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特點,今年也不例外。“通過今年的展覽,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覺到,在物聯網、人工智能領域上,中國家電品牌正在引領。”黃大文對中國家電品牌未來的發展非常有自信,“論制造,中國家電品牌并不再是劣勢。而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中國家電品牌已走在行業前列。”
黃大文表示,得益于大環境的包容以及國家對創新的支持,中國家電品牌在專注于產品制造的同時,也快速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及云計算等領域。“德國家電品牌更關注制造,美國在物聯網等領域擁有成就的多為軟件企業,日本家電品牌正在衰退,而韓國僅僅有三星和LG正在加快創新,在這個背景下,我認為,到2020年,中國家電品牌在技術方面會得到超越;到2025年,中國家電企業會全面超越,成為領先。”他說,“因此,未來,中國家電品牌將擔任更大的責任。”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