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自強:技術創新,跬步千里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美的集團的技術帶頭人,美的集團副總裁、CTO兼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自強博士在8月23日的“2017M-DAY 走進美的”活動上做了主旨演講。
他表示,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提出的“跬步千里”,非常體現研發的特質。“從技術的投入、人才的積累,到進行技術研究、產品的轉化,這些都需要時間,但是雪球會越滾越大。”胡自強說。
構建四級研發體系
在演講中,胡自強非常坦承地介紹了美的研發體系的組織架構。
“這幾年,美的的研發體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縱向來看,已經從原來簡單的一級研發體系變為四級研發體系。”胡自強介紹說。
以前,美的的研發體系只有“開發”一個層級,即國外有什么好的產品,或是市場上什么產品賣的好,就“開發”什么產品。“但是現在,我們要做到產品領先。這要求我們的研發體系能夠支撐研發一代、儲備一代,要研究別人不研究或還沒有開始研究的產品,要做前端的研發。
所以,美的的研發體系做出很大調整。”胡自強介紹,美的現在的四級研發體系,包括在事業部內的兩級研發體系以及構建在中央研究院平臺上的兩級研發體系。
其中,在事業部內,除保留并進一步壯大原有的“開發”平臺之外,事業部還有專門的技術團隊為本事業部設計下一代產品或平臺。“這樣,我們在事業部層面,就會有更多的研發資源投入研究和開發未來層面的東西。
目前,這一部分資源大概能夠占到每個事業部研發資源的20%?30%。很多事業部都提出,今年要把這一數據提升到50%。”胡自強在發言中說。
設于中央研究院的兩級研發體系,其中一個的研究方向是整個美的集團涉及的共性技術。“美的現在有10個事業部,再加上很多并購產業,業務范圍復雜。中央研究院在整個集團梳理了所有跟這些事業部產品類相關的共性技術的基礎上,有效整合,投入資源進行研究。”胡自強介紹說。另外一個研發體系是針對未來技術的研究而設立。
據介紹,這一體系除了自己團隊外,美的中央研究院也強調跟外部的合作。據介紹,一般情況下,在其個技術領域,美的中央研究院會在國內和國外各找兩家在權威的院校或科研機構合作。
除縱向外,美的研發體系在橫向協作上也與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在地點設置上,原來,我們的研發體系跟生產、銷售、管理等體系在一起,現在是,所有的研發機構都集中在美的全球創新中心這個院子里。
其次,我們還把研發機構拓展到全球。首先是以人才聚集地進行布局。比如,我們在美國硅谷、中國深圳設立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另外,美的集團還在全球布局了9個研發中心。“在全球布局研發中心有三層含義。一個是剛才說的以人才當地化為基準,還有一個是這些研發機構要做產品本土化方面的創新,因為全球的每個地區生活習慣、文化理念都不一樣,所以要為當地的用戶做創新。再有一個就是這些分布在全球的研發中心還肩負著全球技術資源整合的功能。”
此外,美的研發體系的開放式創新還包括與100多個院校和機構的緊密合作,其中不乏英國的謝菲爾德大學、斯坦福研究院、普渡大學、伊利諾伊大學等全球一流院校。
推動研發體系高效運轉
在搭建好研發體系后,如何推動該體系高效運轉?在這方面,胡自強也做了簡單的介紹。
“我們每年的產品和技術戰略規劃都是滾動修訂的。”胡自強說,“要從宏觀來看未來3?5年消費者是如何變化的。比如,未來5年可能自動駕駛的汽車會普及,家庭生活也會變化很大,我們會根據技術的趨勢、未來消費者生活習慣的變化對我們的產品和技術規劃進行梳理。一般情況下,我們上半年會做產品技術規劃,下半年會把這些技術規劃分解以后進行落地、執行,同時,要考慮到第二年的技術資源怎么進行匹配,下半年又要進行新一輪調整。所以,并不是說一個3年規劃做完放在那就不動了,我們是3個月進行一次更新。”據了解,這個更新和完善的過程,除了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外,還與每個產品品類的市場表現以及增長目標掛鉤。
此外,在創新的“方法論”上,美的研發體系也做了很大變革。如在用戶創新方面,強調與用戶的不斷互動,把技術轉化為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功能。另外,當技術或是創新被研發出來后,如何通過推動平臺化、模塊化、標準化等精益設計手段,將技術和創新很好的應用在產品當中,打造出最有競爭力的產品,也是美的研發體系重點推動的工作。另外,當產品設計出來以后,還要考慮使用過程中來自溫度、水壓、電壓、使用習慣等環境的適應性,并針對這些因素做產品設計,使產品包括安全性能在內的各方面的品質得到很好的保障。
胡自強表示,美的全球創新中心目前有超過4000名科技人員,每年“跑著”上千項技術研究項目,其中包括機器人、物流、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等各個方面的技術研究。“我們非常有信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中國市場不斷的消費升級給美的提供了很重要的發展源泉,推動美的能夠在創新和科技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胡自強說。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