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的集團第22屆科技月:用科技創新書寫未來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17日,偌大的美的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羽毛球館人聲鼎沸。搭建在這里的一個個展臺中,美的集團眾多富有科技感的創新成果驚艷亮相。同時,美的集團第22屆科技月創享交流暨頒獎大會也在這里隆重召開。
通過走進這場首次對外開放的美的“科技月”活動,《電器》記者明顯感到,無論是重金獎勵一年來的科研碩果和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懈付出的工程師們,還是集中展示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方面的成果,亦或者是同期舉辦的對內對外的集中交流和研討會,務實、創新,是本屆科技月最想傳遞的“核心思想”,也呼應了“產品領先,協同創新”這一主題。而這一切都說明,“追求科技創新”的理念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美的集團發展的血液中,控制著美的整體發展思維的中樞神經,美的距離打造“全球科技集團”的夢想明顯又進了一步。
科技大閱兵 庫卡、東芝首次參與
本屆科技月對于創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儼然就是一場美的科技成果的閱兵式。無論是在新增的展示各單位“黑科技”的核心展區,還是在首次對集團全員、媒體以及核心供應商開放的大眾展區,每一個由美的科技創新基因孵化出的優秀成果及項目,都是美的科技實力的體現。

大眾展區特設智慧家居展區、KUKA展區、機器人展區、對外合作展區、獲獎產品展區、工業設計產品展區、健康展區、科技明星展區、東芝+事業部創新產品展區,以及制造品質明星展區十大板塊,數十項展示內容與展品均向所有參觀者傳遞著特有的“美的式創新理念”,展現美的集團科技硬實力。“從這次的展覽就能看出,美的產品的科技實力已然今非昔比。”一位與記者同行參觀的業內人士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集合了各事業部創新產品的展區中,富有科技感的創新產品隨處可見。《電器》記者看到了主打無風干賣點的數字新空調和安防空調等產品。空調區域講解員還重點講解了搭載“小美”人工智能系統的家用空調,據他介紹:“‘小美’是美的在人工智能領域探索的成果,通過這個人工智能‘小美’,美的所有互聯網空調全部連接在一起,除了通過語音操作空調,還會為消費者提供售后或產品百科等相關知識。”
在熱水事業部創新產品的展示區域,《電器》記者注意到了一款特別的凈水產品。負責講解的產品經理告訴記者,這是美的凈水今年推出的全集成水路套系產品中的一款。這款產品尺寸非常小,卻是一個“小個頭大能量”的產品。“我們從醫療領域跨行業地引進一種PAC濾芯,把原來的三級濾芯混合成一個全新的濾芯,它的好處就是濾芯數量減少,直接使得換芯售后服務周期得以延長。以前一年要換芯兩到三次,現在只需要一次,濾芯壽命提高了三倍。”這位產品經理指著并列擺放的新舊兩款產品,詳細解釋著之間的不同之處,“我們原來凈水器連接水路零部件的接頭管件差不多有三十多個,采用集成水路技術之后,數量僅有六到八個,這不僅減少了生產過程中人工操作的失誤幾率,日常維護保養也變得更加簡單,并且產品安全性大大提高,減少了產品漏水的風險。”
在洗衣機事業部展示的創新產品中,講解人員重點介紹的一款比弗利系列高端波輪洗衣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這款產品采用電動開門設計,消費者在端著洗衣盆或拿著衣服的情況下,用手碰觸電動開關,洗衣機蓋板就會自動翻開。此外,這款洗衣機水流技術是一大亮點,采用美的洗衣機獨有的龍旋風吸水流,能在洗滌過程中將衣服沖散,防止纏繞。
除了事業部創新產品區,在展示AIR-PICK揀選機器人的安得&機器人展區、展示本屆科技月產品創新獎、研究創新獎、設計創新獎各類獲獎產品的展區,以及代表美的產品工業設計最高水平的工業設計產品展區、展示Ar智慧互動解決方案和智能大數據平臺的智慧家居展區等展區,代表美的各領域高科技水平的產品交相輝映,令人目不暇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次參與“科技月”的東芝和KUKA也帶來了十分“吸人眼球”的產品。在東芝的展區中,一臺剖面冰箱前始終圍滿觀看的人。旁邊放著它真正的產品??東芝魔法容量冰箱。據東芝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產品是真正的“小身材大容量”產品,外觀體積看似不大,但是卻擁有足足600L的容積。《電器》記者從它的剖面結構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它絕大部分采用真空絕熱板材料,背板僅21mm,側板僅29mm,大大提升了有效容積。

在KUKA展區,一個載著機器手的移動小車吸引了許多人駐足觀看。KUKA中央創新中心高級創新經理烏麗講解:這款KUKA機器人擁有路線規劃路徑導航功能,根據地圖進行定位,到指定位置完成作業。上方機器人擁有七個承載器,兼容性非常高,可以和人手一樣進行柔性裝配作業。
鼓勵創新 科技明星閃爍
尊重科技、尊重人才、鼓勵創新,一直是美的集團持之以恒的信條,也是本屆“科技月”想要傳達的重要理念。《電器》記者了解到,截止2017年,累計22年,美的科技月投入的用于鼓勵科研創新獎金總額高達2億元。在本屆“科技月”頒獎大會上,美的集團更是祭出千萬重金,對一年來為美的科技創新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單位、項目和優秀個人加以獎勵。
本屆科技月共設有創新先進單位、產品創新獎、研究創新獎、科技明星、設計創新獎、制造效率提升獎、品質提升獎、制造明星獎八大獎項。同時,為進一步推動美的集團全球化戰略發展、掌握國際核心技術與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本屆科技月首次將KUKA、TOSHIBA和CLIVET、SERVOTRONIX等海外單位納入參評范圍,并且對國內外單位采用了同水平的評審條件。
在頒獎大會上,獲得個人獎的制造明星與科技明星披紅掛彩、“閃耀”全場。足見美的對科技人才的重視。正如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發言中所說的那樣:“2012年前我們將錢更多地投向可土地、生產線等看得見的資產上,2012年之后,我們投資的方向逐步向關鍵‘人才’領域傾斜,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改善研發人員的待遇,確保他們的權益。”

獲得“科技明星”殊榮的美的集團中央空調事業部開發高級性能工程師駱名文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坦言,在美的獲得這一稱呼實屬不易,需要有非常多的考核維度方能脫穎而出,而美的對于科技明星的評選本身就代表著對科研人才的重視,是產品領先、技術先行理念的體現。
另外一位當選“科技明星”的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應用研究主任工程師邢鳳雷也告訴記者,自己獲此殊榮與自己七年來在工作中不斷堅持“創新”有著密切關系。不僅如此,他還強調,美的擁有十分包容的創新文化,充分信任創新者,包容創新中的失敗,給創新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持續的投入 不懈的努力
在本屆科技月總結大會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也對美的集團在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她表示,過去5年,創新在家電行業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顯,技術創新成為許多家電企業應對壓力的新動力。目前,中國家電行業正從以跟隨、學習模仿為主,轉向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時期。而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正在為美的集團未來實現“全球科技集團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美的集團發展的長效驅動力。
在此次美的科技月活動中,《電器》記者對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固體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氣相沉積四大實驗室進行了參觀。這個高精尖的實驗室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美的集團對于科技創新的投入可見一斑。

記者看到,美的中央研究院固體力學實驗室中的全消音室在家電行業中可謂首屈一指,六面采用無反射聲場,模擬宇宙空間。117個麥克風用于采集聲音,一臺聲學相機可以快速精準地定位聲音方位來源。“如果僅從工程用角度來說,半消音室已經基本能滿足要求,但是美的中央研究院從事的是基礎應用研究,需要更精準的研究,因此對實驗設備有著更高的要求。”實驗室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熱力學的傳熱技術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指著一套測試系統對記者說:“這個測試系統是我們實驗室獨立自主設計的一套設備,在行業內都是少有的,已達到國家級水平,通過這一系統的測試,我們可以明確換裝器的設計方向和思路,使我們能夠設計出效果更好的換裝器。”

流體力學實驗室的高速攝影室引起了記者極大的興趣。據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高速攝影實驗室中擺放的整套相機設備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快速運動著的固體圖像,在百萬象素下,每秒鐘可以拍攝7400張照片,如果把分辨率降低,每秒最多可以拍攝70萬張圖片。
除了實驗室這類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為了實現打造“全球科技集團”的目標,美的集團在眾多科技創新領域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數字化與智能化就是其中之一。
談到發展智能家電,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成茂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強調,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即本機的智能化、場景的智能化、交互的智能化和生態的智能化。美的集團目前在智能化與數字化方面的布局涵蓋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健康與營養、產品設計與制造的數字化、消費者旅程的數字化等多個方面。
今年四月成立的美的硅谷研發中心、深圳人工智能研究所成為美的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陣地”。“美的硅谷研發中心不僅是科研陣地,而且還是一個對外交流的窗口。9月我陪同方洪波總裁去硅谷考察時發現,通過這個窗口,我們拜訪了許多高科技企業,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把握技術發展的脈搏,也能夠幫助我們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徐成茂對于美的硅谷研發中心的作用給予了肯定。
徐成茂指出,目前美的集團正從各個方面努力把自己從一個傳統的家電企業打造成一個“全球科技集團”,所有的布局與投入都是圍繞這一中心進行的,智能化與數字化工作也不例外,通過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兩至三年,會將更多的成果呈現在世人面前。
協同創新 支撐產品領先
“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運營”是美的當前的三大戰略主軸,“產品領先”被擺在首位,而這一戰略并非“空中樓閣”,協同創新就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以“產品領先,協同創新”為主題的第22屆科技月,恰恰是美的這一理念的最好體現。
“我們現在已經把科技定位為一個核心方向,我們就要大膽地去行動起來,整個集團所有部門單位必須共同努力,去找到突圍的力量與方向。”本屆科技月總結大會上,方洪波的這段話響徹全場。

《電器》記者注意到,此次科技月期間,同期配套的系列研討會都將著眼點放在“協同創新,產品領先”這一主題上,旨在拉通體系,實現跨領域協同創新、建立健全美的全球研發體系協同機制。在10月16日召開的冰洗廚重點品類全球研發協同研討會上,來自美的集團各個事業部,以及TLSC、美國研發中心、硅谷未來技術中心的相關人員一起,就各自領域的最新技術創新成果進行了分享與交流。此次會議上重點介紹的未來廚房創新項目與健康云平臺創新項目,就是多部門、多領域協同創新的產物。10月18日召開的美的集團東南亞、北美產品、智能化/數字化研討會和智能制造研討會,同樣也以“產品領先,協同創新”的為思想主旋律。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TO及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自強博士表示:“舉辦了22屆的美的科技月,作為美的集團研發創新的交流共享平臺,對于激發內部創新活力、推動更大的研發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還將持續舉辦下去。在全球科技集團的發展戰略下,我們對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會變小,只會越來越大。”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