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難救飛利浦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日,飛利浦發布了旗下OLED電視新品55POD9002/T3,從2016年,飛利浦就開始重注押寶OLED,已經推出數款OLED產品,借此以展現飛利浦的技術優勢。然而,以OLED作為主力來征戰中國彩電市場,飛利浦能夠借此緩解市場邊緣化的處境嗎?
11月時,奧維云網發布了《中國OLED電視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白皮書中顯示,2017年1-8月中國零售市場OLED電視品牌格局中,飛利浦份額僅占2%,位于目前所有發售OLED電視品牌中的最后一位,雖然飛利浦發布了多款OLED電視,然而在售的機型僅有2款,1-8月銷量僅為251臺。奧維云網日前曾預測2017年中國市場OLED銷量或將達到10萬臺,以飛利浦目前的占比,全年或許能銷售2000臺,在國內市場每年數千萬臺的銷量中,2000臺讓人唏噓。



為何同為OLED陣營,飛利浦OLED電視銷量卻如此慘淡?上面這張圖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數據顯示,2017年1-8月55英寸OLED電視品牌價格飛利浦排第二,均價15133元,65英寸OLED電視價格飛利浦排第三位,均價26661元,為什么賣不動,相信大家心里已經有答案,因為貴,那索尼為何均價最高,卻仍能熱銷?無它,品牌號召力太強,而且索尼的幾款OLED電視,尤其是今年推出的A1,其技術含量業內公認。飛利浦無人問津,產品品質的因素自然算在其中,但其卻還維持如此高價,除了無法拿到上游面板的優勢價格外,宣揚其所謂“歐洲皇家品牌”的身位的意味很濃,不貴怎么能稱為“皇家品牌”呢?
誠然,飛利浦是歐洲皇家品牌沒錯,但筆者這里要敲黑板的是,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飛利浦電視,卻完完全全稱不上是皇家品牌,因為“名不副實”,據悉,荷蘭皇家飛利浦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全球彩電市場的競爭,從2010年開始,冠捷就全權接管了飛利浦品牌電視機在中國內地的采購、分銷、市場和銷售。次年,冠捷與飛利浦成立合資公司TP Vision,負責飛利浦電視在世界多個地區的業務。2014年6月,TP Vision成為了冠捷的全資公司。自此,飛利浦在彩電領域進一步退出,尤其在中國,只以品牌授權的方式涉足。
也就是說,如今的飛利浦電視,只是披了“荷蘭皇家飛利浦”外衣的冠捷電視。當然,并不是說國內生產的電視就不如國外,畢竟全球絕大多數彩電產品的生產都是在國內進行,國產品牌也早已進入了全球彩電前三名。但飛利浦這種代工廠出貨,卻仍然冠以皇家品牌來迷惑消費者的,不免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那么,打著外資品牌的旗號,押寶OLED,對飛利浦的市場地位有所提升嗎?答案仍然是沒有。

中怡康發布的2017年1-9月電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創維、TCL、長虹和夏普穩居全國零售量前五席,而飛利浦不在前十榜單。此外,在今年雙11期間,我們在排行榜上倒是見到了飛利浦,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飛利浦位居線上銷量份額第九位,排名還在三星之上,但在線上銷售額排行中,卻沒了飛利浦的身影,原因何在?因為真正支撐飛利浦電視銷量的,是其價格低廉的低端產品,而OLED對飛利浦來說,僅僅是一個噱頭而已,不過這不妨礙其宣傳OLED電視是主力,原因前面筆者已經說明。

那么線下呢?飛利浦電視曾宣傳2017年末,飛利浦將在全國范圍內開設超200家“互聯網+”直營店,“新零售”模式也是飛利浦逢場合必講的概念,我們不妨來看看數據,奧維云網十一期間監測數據顯示,十一促銷期線下銷量份額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海信、創維、夏普、TCL、長虹、康佳、海爾、索尼、三星、PPTV,并無飛利浦的身影,其所謂的“新零售”效果何在?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雖然外資品牌近兩年在中國市場上都不算太好過,但總有人找到了正確路徑擺脫困境,比如夏普和索尼,但對飛利浦來說,要品牌號召力沒品牌號召力,要市場份額沒市場份額,想要改變現狀最好的辦法無疑是要接地氣或者推出別人無可非議的優質產品,但飛利浦卻都沒走好,沒有品質過硬的接地氣的產品去搶占市場份額,也沒有索尼A1那樣出色的產品來展現其技術實力,淪為四不像。
OLED救不了飛利浦,所以,別再好高騖遠,放下“皇家”身段吧,“高貴不貴”也未嘗不是一眾選擇。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