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召開
技術創新助推中國家電業向全球領導者昂首邁進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眾多家電業大咖擲地有聲地分享技術理念,六七百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每一頁PPT都引得大批聽眾舉起手機拍照??這是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以下簡稱技術大會)主會場中的一幕。
2017年11月2~3日,中國家電行業大批的尖端研發人才齊聚合肥,與其說來參加家電行業一年一度的技術盛會,不如說是在家電行業“由大到強”轉型的關鍵時期,來分享和汲取前沿技術及創新理念。在轉型升級的戰略與互聯網大潮的激蕩中,在中國家電闊步前行的征途中,這場盛會如明燈般照亮行業前行道路。
問道行業新機遇
持續攀升的參會人數,每個演講都引起聽眾的熱烈討論,這些細節都令《電器》記者不自覺地感嘆技術大會逐年遞增的影響力和“分量”。之所以備受關注,與技術大會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密不可分。
“這個新時代,給中國家電業帶來新機遇。伴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消費結構將過渡到更高層次,為家電產業結構升級帶來機遇。國際上,全球家電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也為中國家電企業實現全球化拓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對行業當前形勢進行了分析,“中國家電企業呈現群體性崛起的勢頭,在全球家電行業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中國家電企業已經成為引領全球家電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成為全球家電的領導者。”姜風指出,要成為全球家電的領導者,中國家電企業必須建立起能夠引領發展趨勢、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技術創新能力,必須在技術、品牌和市場上具備全球競爭優勢。而這其中,家電科技人員對行業、企業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
為此,2017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圍繞“智能、綠色、品質、材料”為主題,就國際家電技術發展趨勢和與家用電器密切相關的各類共性技術,智能制造、智能產品、節能環保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等國際國內的最新成果,以及前沿技術和實用技術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表示:“中國家用電器行業技術創新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業績飄紅、品牌影響力提升的企業,背后不單是營銷策略的正確,更是產品力的提升,是技術實力的晉級,是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比較優勢。”
共議智能發展
毋庸置疑,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時代下的轉型浪潮中,“智能”已成為家電企業無法繞開的課題。在首日的大會上,全天18個演講中,有13個演講與智能相關。在第二日召開的五大分會上,智能也是熱議話題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技術大會上對智能化的討論,更加理性、成熟和全面,不僅有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在家電行業的現狀和前景分析,還包括智能家電互聯互通標準相關標準的介紹,以及全球與智能家電相關的知識產權。
人工智能可以稱得上本次技術大會當之無愧的重頭戲。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CTO趙峰強調,人工智能實際上代表的是新思維,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中國家電業要利用人工智能來幫助產業升級。據他介紹,智慧家庭的發展為三階段,1.0單品控制(網器+APP),2.0互聯互通(APP+智能語音+互聯互通),3.0人工智能(知識圖譜+OS+場景聯動)。“從工業革命到人工智能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力。目前,智能家電還有很多瓶頸,如操作復雜的用戶體驗、尚不能實現互聯互通、缺少標準的服務接口、商業模式缺失等問題。人工智能時代,將把用戶、產品和服務無縫地連接在一起。基于數據的精準營銷、服務、推薦,使得用戶體驗更為極致。”為了更準確地了解人工智能在家電行業的應用及發展,《電器》雜志在技術大會上對趙峰進行了專訪,(詳見本刊P.16)。
事實上,在家電行業和企業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之后,中國智能家電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同時也進入了一個相對迷茫的時期。美的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成茂用兩個數據來說明這一問題:智能家電進入消費者家中之后,真正被用戶激活的不到20%;半年之后仍在使用智能家電的用戶不到5%,有些品類的家電甚至只有1%~2%。
分析其根本原因,徐成茂指出,是因為很多企業把家電智能化簡單地理解為手機的智能化,反而把人機交互時本來應該簡單、便捷的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真正的智能化應該是家電主動為消費者著想,無形中給消費者提供最好最便捷的服務。”徐成茂強調,“今后的智能化發展方向,是從單一的、被動式地響應,轉化為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的主動式服務。發展方向主要集中本機智能化、交互智能化、場景智能化、生態的智能化。”
想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家電互聯互通至關重要。為了改變目前各自為戰、智能體驗割裂,實現互聯互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牽頭起草了T/CHEAA 0001-2017《智能家電云云互聯互通》標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家電互聯互通標準工作組、海爾優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淼指出,該標準聚焦行業痛點,真正解決了跨品牌互聯互通難題,是中國首個智能家電互聯互通團體標準。據悉,該標簽已于2017年11月8日正式發布(詳見本刊P.32)。
家電智能與大數據密切相關。南京江蘇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技術總監王治平從大數據時代家電行業的發展變化、大數據應用的關鍵技術、大數據產品洞察案例三個角度梳理了家電行業大數據現狀、大數據的相關最新技術有哪些以及大數據如何利用在家電行業(詳見本刊P.18)。
此外,云智易、慶科、日海艾拉以及機智云等互聯網企業代表也分別進行了演講,就物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物聯網移動化在家電行業的應用、家電智能平臺的商業價值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討。
另外,智能家電專利侵權訴訟及知識產品的保護,一直被一些部分家電企業忽略。為此,本次技術大會特地邀請了德國KNH專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Christian Heine,對這一內容進行分享。據Christian Heine介紹,目前,因為知識產權侵權而造成的法律訴訟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他提醒道:“目前知識產權領域的‘非執業實體-專利流氓’的目標將會轉向家電企業,對家電行業造成威脅,而中國和德國是主要目標。”
關注材料與新技術
在這個重要的技術交流平臺上,還有非常多的新技術扎堆亮相。不僅有含硅等新材料在家電的應用,還有對綠色包裝、常溫無磷前處理等技術的分享。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家電的功能、外觀、防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推動了新材料、新工藝在家電中的應用。含硅聚合物由于其耐高溫、低表面能、高硬度等特點,在家電行業得到廣泛關注。會上,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宗波介紹說:“從聚合物出發設計陶瓷化材料,用聚合物的工藝加工陶瓷,工藝簡單,設計靈活性高。性能和一般的陶瓷也不一樣,比如具有高透明、高附著、硬度高、耐高溫、高致密性、表面性質可控等特點。”他指出,該類材料可以制造成高溫涂料。
松下家電研究開發(杭州)有限公司主事石上陽平則在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nanoe”技術開發歷史、特點,以及新開發的帶電微粒子水“nanoe X”的優勢。據石上陽平介紹,新開發的高功能帶電微粒子水“nanoe X”可分解柳杉、扁柏、鴨茅、豚草、芒草等11種的花粉,可分解View39中規定的寵物、真菌、螨蟲、昆蟲的過敏原,并且對煙味的除味速度是原來的10倍。
技術大會不僅針對家電行業共性技術展開分析,還分別對多個行業的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11月3日同時召開的五大技術分會,則分別聚焦了冰箱、空調、洗衣機、廚電、熱水器五大行業,共議行業熱點、發展趨勢、創新技術。本期專題對上述五大分會進行了詳細報道。
此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還在技術大會期間公布了《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技術大會論文集》優秀論文作者,(名單詳見本刊P.19)。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