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2018年將成燃氣壁掛爐行業轉折之年,市場需更理性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在政策、市場、企業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燃氣壁掛爐從一個相對小眾的行業,以“涉及民生”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市場規模迅速放大、企業數量急劇增加、產業關注不斷提高。然而,“煤改氣”項目的集中推進,在為京津冀等北方地區創造藍天的同時,也暴露出氣荒、管道鋪設進度慢、部分企業產品力不足等問題。在剛剛結束了略顯慌亂的2017年采暖季不久,國家燃氣用具質檢中心主任王啟在2018年4月17日接受了《電器》記者的采訪。
在溝通中,他詳細地盤點了2017年燃氣壁掛爐行業的發展情況及暴露出的問題,也根據自身的經驗給出了建議。王啟圍繞如何依靠初期的刺激政策健康、有序地壯大產業,2018年如何有效總結利用2017年的經驗,“后煤改”時代產業如何持續發展給出了嚴謹的看法。他表示,2018年將是燃氣壁掛爐行業轉折之年,市場應更理性發展。
從持續增長到爆發,問題逐步凸顯
在外行人看來,受益于“煤改清潔能源”政策,燃氣壁掛爐市場在2017年突然爆發。實際上,在國家加大力度治理霧霾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力推進“煤改氣”工程,燃氣壁掛爐的安裝使用量急劇上升。據王啟介紹,2016年京津冀地區的燃氣壁掛爐銷量約為60萬臺。其中,河北省銷量超過30萬臺,估計2017年超過100萬臺。2017年,在政策的影響下,燃氣壁掛爐和小鍋爐市場迎來了爆發之年。王啟調研了經銷商、核心零配件、企業等多方數據,綜合判斷2017年燃氣壁掛爐的銷量為550萬臺左右,新增市場總量為400萬臺左右。
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王啟表示,2107年“煤改氣”項目啟動較晚,預算、方案、招標等環節進展較慢,7月左右才進入招標流程。但項目落實到鄉、鎮、村又需要一個過程,等到“2+26”城市全面推進“煤改清潔能源”時已經到了9月,當時供貨已經非常緊張。對企業而言,在2017年的9月也是異常忙碌,加班加點趕進度,安裝入戶、使用培訓等崗位都缺人。“這就造成了部分地區天然氣來不及開通、天然氣管道鋪設沒有完成、企業貨源跟不上、產品質量存在隱患等問題。”王啟說,“清潔供暖是新形勢下黨中央部署的重點民生工程,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但需注意的是,各地清潔供暖工作的開展,一定要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北京‘煤改電’項目其他地方不可全盤復制,‘有氣則氣,無氣可電’,需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清潔供暖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王啟表示,從“煤改氣”項目的實施情況來看,有些企業只看重短期機遇和利益收入,而罔顧自身供貨能力不足和產品質量不達標等問題,雖然短期內銷量飛漲,但很有可能導致“煤改氣”項目中使用的燃氣壁掛爐集中爆發質量問題。未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牽引,燃氣壁掛爐行業將迎來再次洗牌,品牌集中度會逐漸走高。
理性思考,為行業發展做長久規劃
王啟坦言,進入2018年以來行業會議不斷,參會的專家學者及企業負責人等都在總結2017年的經驗和教訓。“相信2018年采暖季到來之際,無論地方政府還是管理部門,或者企業都會更為冷靜,相對理性地落實‘煤改清潔能源’項目。”他指出,2017年出現的“氣荒”,不僅是燃氣公司鋪設管道沒有跟上的問題,國外“該來沒來”的燃氣也是主要原因。“另外,突然爆發的市場,也讓很多品牌聞風而動,在需求迅速放大的2017年,質量參差不齊的品牌入局,收割一波紅利。部分企業為了趕工,產品細節做得并不到位,舊設備、老型號直接上陣的情況也有發生。”
王啟相信,經歷了2017年的爆發,各職能部門機構都在謀劃解決方案,2018年這些問題都會有改善。而各企業也將在2018年展開充分的競爭,大企業在資金、渠道、技術以及售后服務方面的優勢會逐步顯現,產品質量亦會有所改善和提升。對于2018年各企業間的競爭,王啟直言將達到“白熱化”程度,從價格戰到產品戰,優勝劣汰。因此,他將2018年稱為行業的轉折之年。他說:“轉折之年意味著行業進入發展正軌,之后每年的市場規模增速在10%~20%,逐漸趨于平緩。”
談及2018年燃氣壁掛爐行業的發展,王啟預測,整體銷量與2017年大致相同。他分析稱,2017年“煤改氣”進度太快,雖然市場很大,但北方不少地區都已經改造完畢,在政府三年規劃內,應該會完成所有的改造目標。至于三年過后,燃氣壁掛爐行業的發展曲線如何,市場走向在哪?王啟認為,除了消費者的常規需求外,“煤改清潔能源”而培育出的廣闊市場,將需要一定后續服務,如維修、更換備件等。最后,王啟強調,燃氣壁掛爐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品牌整合、去弱留強的過程。“現階段,依靠價格戰的短期效益所發展起來的企業不在少數,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希望燃氣壁掛爐企業可以認識到建設品牌的重要性,并積極開拓零售市場和南方市場。”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