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若無缺事事圓,方太“青竹簡”改變的不止是一所學校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叔叔,我記得你們,上次你們來的時候,也穿著一樣的衣服。”說這句話的時候,四川廣安市鄰水縣天才門村小學3年級的小朋友剛做完月餅,拿著手中的模具,一臉認真。
2018年9月14日,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的踐行者們第三次來到這所大多是留守兒童的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了最新的國學書籍、文具,還有中秋節的禮物。在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天才門村小學,1個校長,帶著6個老師,領著73個孩子,過去兩年來在方太的關愛下,每天的學習生活都有條不紊,和山外世界的孩子們一樣,對知識保持著同樣的渴望,對書籍保持著同樣的熱愛。
事實上,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自實施以來,已經卓有成效地將國學以仁愛的品牌文化慈善方式,推廣到許多如天才門村小學這樣的鄉村學校中。2016年開始,方太又將建立國學圖書室加入“青竹簡”計劃中,在四川等地的鄉村學校相繼無償建立了多個國學圖書室。
在這短短三年間內,方太的國學圖書室已經從1個省遍及全國10余個省,數量從1個增長到21個,惠及上萬個孩子,改變了許許多多的鄉村學校。
三顧天才門
以此次回訪的天才門村小學為例,2016年,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第一次走進天才門村小學,建起了國學圖書室。方太集團的工作人員回憶稱:“我們見證了赤腳小男孩和方太公益合伙人的故事。那次和小朋友見面在10月,四川天氣已經轉涼,在建立圖書室之余我們看到,孩子們已經穿上了長衣長褲,唯獨有個小男孩還赤著腳,他的沉默寡言讓我們無法了解他平時過得怎么樣,通過老師了解一二后,方太公益合伙人急忙掏出錢給老師,再三拜托他給孩子買兩套衣服鞋子。”
2017年,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再次訪問天才門村小學,為這所小學的眾多留守兒童送去了特別的溫暖和關愛。
2018年9月14日,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再次回到天才門村小學,給孩子們上國學課并和媒體公益合伙人一起學習了傳統三拜禮儀,齊聲誦讀弟子規,在國學課后大家一起親手制作月餅,同行的媒體公益合伙人還給孩子們帶來了圖書、文具,每位孩子都收到了屬于自己的中秋小禮物。
仁愛堅定信心帶來勇氣
令《電器》記者感到驚訝的是,兩年來通過國學的教育,這些大多是留守兒童的小學生,已經可以跟著講師大聲背誦國學經典。對于國學圖書室,他們也非常熟悉。
此次活動,方太帶來兩臺電烤箱,將學生們親手制作的月餅在電烤箱中烘焙好,作為禮物之一送給可愛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天真可愛的狀態,令該校校長欣慰不已。
天才門村小學校長李茂富今年53歲,已經做了十多年的校長。他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學校就已經建校,那時學校里有400多個孩子,附近的孩子都來這念書。但慢慢地,孩子越來越少,有些孩子的爸爸媽媽把他們帶在身邊,出去打工的時候孩子就在城里學習,也有些孩子的爸爸媽媽沒辦法把孩子帶走,就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讓老人們照顧。”
李茂富表示,在方太的關愛之下,學校的孩子們得到了不一樣的教育,學習了更多的知識,更加懂得仁愛、善良、孝順,這給了他很大的勇氣。“現在,好多村子的學校逐級歸并到上級行政單位,一些村子已經沒有學校。我們這里,只要有孩子上學,我這個學校,就要一直辦下去。”李茂富說。
方太集團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能做的不多,也無法馬上改變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環境,但希望我們所做的每一點努力,都可以給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們,帶來一點點希望的亮光,讓他們求真探知的路更好走一些,讓他們在走出大山的時候,面對自己想要的幸福,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