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好職場第一課”看格力的人才培養制度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12日,格力電器舉辦了主題為“燃夢青春,多young未來”的格力2018大學生訓練營董總見面會。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結合企業發展和個人經歷等進行了激情澎湃的演講,通過回首發展路、擎畫新藍圖,讓格力的“新鮮血液”迅速對于“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有了更深更多的理解和共鳴。
如今,很多企業都已經有了為職場新人上好“職場第一課”的意識,旨在幫助那些剛剛從校門邁入企業大門的職場新員工們熟悉企業文化、了解崗位特點、增強團隊意識等,格力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格力不僅將“‘逐夢格力’大學生訓練營”等企業內訓做成了品牌活動,幫助無數新員工系好了職場的“第一粒扣子”,還為他們打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成長搖籃。
在格力電器,新員工的“職場第一課”只是育才的“引子”,真正的重頭戲卻在后面。經過20多年的不斷總結提煉,格力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卓越的“選、育、用、留”人才培養機制,并在人才、平臺、機制、經費四個方面推行人才“自主培養、全員培養”,經費“按需投入、上不封頂”等政策,將企業自身打造為中國制造業里的人才高地,為員工的成長成才提供“孵化器”。
“格力不會直接給你高薪,但會直接給你創造高薪的平臺”,這是董明珠經常說的話。格力的內部提升機制和公開有序的競爭機制為其在科研、技術、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已經不乏90后的員工成為團隊領導、業務骨干的事例。同時,通過設立科技進步獎、管理創新獎等一系列獎項,格力在各個崗位上都全方位激發了員工的榮譽感和創新激情,孕育了“全員創新”的企業文化。
如今,“學習培訓是最好的福利”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共識,這方面,多次獲評“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的格力電器也不例外,它已經逐步樹立起中國職業教育的新標桿。為了讓員工接受最好的職業技術教育,格力專門成立了培訓部,為員工設立公司級、部門級以及科室級、個人級四級培訓體系。完善的培訓機制猶如“充電
器”,讓員工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迅速提升。
“人才是第一的,沒有人才,一切歸零。”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經指出,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建設有創新性的團隊。“這是一種社會責任,到處挖人不是真本事,自主培養一批人才才是真正的本事。”也正是基于這種理念,格力電器營造了尊才、愛才,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育才用人氛圍,讓企業與員工在共同謀事創業中形成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強調,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于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
顯然,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參與和深度推進,其中,企業作為人才聚集的一大平臺責無旁貸,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更得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看,格力電器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成為響應黨和國家相關號召和指示精神的有力踐行者,它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蛻變”,還不斷地為國家的制造業強國戰略添磚加瓦,培育了大批產業工人、高技能人才,筑牢了產業發展的基石。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