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推動“以人為本,品質為先”的智能制造升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中國廚電市場當之無愧的高端品牌代表,方太不僅在產品研發和品牌文化上特點鮮明,近幾年也加快了制造升級的步伐。一個專注于匠心文化傳承的廚電制造商,是如何進行智能制造升級的呢?2019年初,《電器》記者再次來到方太集團,專門就智能制造升級進行了采訪。在采訪中,方太以“品質為中心,傳承工匠精神為理念,信息化自動化為手段”的智能制造升級戰略,展現在記者面前。
以品質為中心,傳承工匠精神
從2003年進軍信息化領域開始,到2013~2014年搭建信息工作,方太一直把引入信息化生產作為制造升級中的重要一環。2016年,方太將原來的制造技術部門拆分出新的與智能制造相關的部門,新部門主要研究沖壓、焊接、涂裝、部裝以及總裝等智能化升級工作。方太有關負責人語氣十分堅定地說:“產品品質方面,我們寧愿減少企業在其他方面的投入,也要保證每一款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品質。智能制造升級的核心原則正是提高產品品質。”
方太的制造升級還強調企業文化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實上,方太之所以把產品品質作為智能升級的核心原則,離不開其所堅持的企業文化和工匠精神。方太是一家人文氣息濃厚的企業,將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管理理念,以佛家思想營造環境,以道家思想為企業的發展戰略與決策前提,是其經久未變的主張。在方太特有的工匠精神的感染下,“精益求精,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在平凡的崗位扎根”成為了每一名方太人的信條,同樣也成為方太智能制造升級的核心理念。
方太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說:“做高端品牌是我的目標,或者說是夢想。方太現在能做到這樣,也是源于一直以來對于產品品質的堅持。”談及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升級戰略中的作用,方太有關負責人表示:“工匠并不是純手工制造。我們所說的智能制造升級,是在解放人的基礎上,實現工匠領域的轉換,把技藝和企業精神結合設備將工匠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以企業的工匠精神為依托,以品質為中心,秉持其原有的企業文化,包括品質文化和創新文化,不盲目升級,將智能制造升級保持在有價值、有收益的基礎上,是方太走好智能制造升級之路的根本。
以創新升級制造
據介紹,從2013年搭建自動化平臺開始,到目前圍繞精益制造和智能制造特別成立的新部門,方太在前期自動化背景的基礎上,實現基本的自動化、物流自動化,最后結合信息化內容,實現了設備智能化,顛覆了傳統模式,打造了具有創新性的廚電行業智能制造模式。現階段,方太已經實現了局部的自動檢測、自動采集數據上拋技術,并通過這樣的方式控制流水線,把不良的產品挑選出來,達到智能制造升級的重要目的??創造更多高品質的產品。
除此之外,在生產方面,方太目前有多條吸油煙機、灶具底盤生產線。據車間工作人員介紹:“生產噪聲較大、勞動強度較高、涂裝等生產環境比較惡劣的環節,將是現階段自動化升級的主要對象。”在產品設計方面,方太目前的主要任務是與客戶體驗部對接,通過日常信息反饋,保障產品設計與制造同時進行,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2017年,在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的前提下,方太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建設智能制造的執行系統上,包括研發系統PIM、APS的智能制造端與正在搭建的TMS物流端和多種營銷系統共同配合,打通系統接口,進而實現初步的數據交互。數據接口打通之后,生產將告別以往通過市場問卷調查收集顧客信息的模式,發現更多的數據流,從而更好地進行產品定位與把握顧客體驗。方太技術部有關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現階段,我們在研發設計端的一些內容,比如在CRM系統中看到顧客的真正需求,了解消費者關心的價值點在哪里。信息流會一直打通到零售終端。零售終端出現的問題和需求,都能及時反饋到制造端,形成閉環。得到反饋后,我們會在產品設計與工藝方面進行改進,多層面優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滿足顧客需求。”
方太有關負責人還表示:“方太所追求的自動化,并不是‘強制的自動化’。在產品的精致度方面,目前機器還有很多方面達不到要求。因此,‘強制自動化’反而會導致生產過程中,對產品品質的控制能力下降。”針對這些方面,方太方面表示,會進行相應的自動化改善工作,保證產品的品質與數量,再以自動化信息為手段,完成對整個產品品質交付的支持。
在智能制造升級優化的過程中,方太方面指出,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緊跟市場發展方向,做好應對市場突發情況的準備。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此項研究工作已經開展了3~4年。該項目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要想充分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必須結合信息化。目前,方太信息化升級已覆蓋整個供應鏈,并且也已完成ERP到SAP的升級工作。”
此外,方太也在嘗試對部分生產設備進行自制,希望通過充分結合自身產品制造特點的小型設備,實現生產線更高效率的連接,從而令生產線的連續流動更加精準、靈活。
持續升級,打造方太特色的智能制造體系
進入2019年,方太的制造升級步伐持續邁進,在新工業園即將完工、更多新品類產品投入市場的情況下,方太的智能制造升級面臨著更大的考驗和更多的課題。
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智能立體倉庫的建設。據方太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立體倉庫建設的進行,未來將新產生30萬臺庫位,通過對南北所有工廠的有效連接,在提高庫存周轉速度的同時,減小庫存面積,進一步節省人員投入。
“要想達到智能制造升級的最終目標,除了建立立體倉庫外,還需圍繞整個智能制造升級,形成制造模式上的變革。在保證不斷更新完善設備的自動化的基礎上,還要均衡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平衡,圍繞信息化做升級工作,最終拉動整個生產的進行。”方太有關負責人表示,方太現階段的升級將主要以提升柔性化為主要手段,從研發端直接對接探討可制造性。”
據悉,針對一些自制設備的研發工作,為了更好地實現柔性化,方太還特別設置了“非標設計中心”。在應對柔性化的具體操作方面,方太將投入自動化創新磨砂線設備,以模塊化為主,最終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智能制造升級,方太還提出了其獨有的1+5+N模式,包括搭建一個中控室,綜合分析,保障產品品質,五大協同,和N個工廠一起運作三個方面。五大協同分別表示設計、計劃、供應鏈、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五大核心業務。
在智能制造升級的發展方面,方太的革新效率已經完成超過20%。2019年,在保證30%的自動化率的基礎上,方太將以50%的自動化率為目標,圍繞智能制造新模式,緊扣產品質量關,細化單個工藝,加入不同元素,繼續向前邁進,實現升級目標。
此外,方太正在全力建設的新工業園。在這個巨大的工業園中,智能制造工廠、立體倉庫等將全面落地。新工業園建造成功后,方太將以精益化工廠與智能制造兩個方面為主,以實現樣板工廠的標準化與可復制性為目標,進一步升級智能制造。
茅忠群曾提出,方太的轉型升級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方太搭建的全流程信息融合系統,打通并實現了對各個業務環節的監控,確保了對各項資源的精益管理與實時調度,有效應對了日趨龐大與復雜的制造體系。方太在智能制造新模式上的有益探索,為廚電行業的智能化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是中國制造新起點的一個縮影。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