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發泡設備:市場需求減弱,企業另尋突破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電器》記者記得,2020年相同時間段,在對聚氨酯發泡設備供應商進行采訪的時候,多個企業表示訂單已經接到2021年7月,未來市場行情需看疫情“臉色”。結果證明,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冰箱、冷柜市場的火爆只是短暫的“狂歡”。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冰箱、冷柜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受整機需求放緩影響,產業鏈上游的聚氨酯設備需求也開始減少。面對需求變化,一些企業開始在新的應用領域尋求機會,另一些企業則深耕技術助力冰箱技術升級。
市場回歸理性,增速放緩
聚氨酯發泡生產線由干部設備和濕部設備兩部分組成。干部設備主要由發泡夾具、自動化生產線、模架等組成;濕部設備主要由高壓發泡機、預混設備、計量系統等組成。
由于干部設備應用領域較窄,且大部分是非標定制化產品,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品牌集中度也較高。
《電器》了解到,目前干部設備的主要供應商為安徽信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信盟)、滁州中諾設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滁州中諾)。其中,安徽信盟是中國最大的發泡吸塑設備企業。滁州中諾的規模是安徽信盟的不到三分之一。此外,行業還有一些小規模企業。
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濕部設備的供應商主要為意大利康隆、德國亨內基和克勞斯瑪菲、新加坡潤英、四川航發馬隆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國產品牌的服務更完善,提供的產品多為一般參數的發泡機,外資品牌的新產品開發能力更強,傾向于利潤更高的高端發泡機。
不論是干部設備還是濕部設備,受冰箱冷柜需求下滑影響,銷量基本沒有實現增長。
“2021年,我們的訂單量與2020年基本持平。”在回答《電器》記者關于2021年公司聚氨酯設備銷量增長情況的提問時,安徽信盟總經理樊增輝如是說:“2021年,冰箱、冷柜市場發展回歸理性,傳統冰箱產線建設大幅收縮,這方面的訂單基本沒有。現存的訂單主要來自新開拓的領域。”除了國內訂單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安徽信盟的出口訂單也大幅下降,訂單金額從2020年的4000萬元下降到2021年的2000萬元。
康隆2021年的銷量與2020年基本持平,但冰箱行業的訂單有所下降。康隆公司周正平介紹說:“2020年由于冰箱出口市場大幅增長,導致整機廠開建了很多新的冰箱生產線,但是很多生產線直到2021年才開車,相當于提前透支了需求。以海爾為例,2020年我們和海爾簽下了幾條發泡線和20多臺發泡機的訂單,2021年僅有10臺發泡機的訂單。”
開拓新領域
2021年冰箱、冷柜行業訂單量下滑并不代表業績不好。“從安徽信盟的業績來看,2021年銷售額為1.6億元,2020年為1.1億元,實現了增長。”樊增輝介紹說。周正平則表示,康隆2021年業績可以與2020年持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領域的開拓。
對于新開拓領域取得的戰績,樊增輝舉了4個例子:“一是我們和青島海容商用冷柜聯合開發了一套真空成型設備。該項目開發成功后,海容一共上了兩套設備,一套設備的訂單價格為600萬元左右。二是我們和合肥雪祺聯合開發了一條嵌入式冰箱發泡生產線,訂單價為2000萬元。第三是我們為澳柯瑪位于青島經濟開發區中德工業園的商用冷柜智能工廠開發了一條發泡生產線,訂單價格為1500萬元左右。四是我們為創維的薄壁冰箱開發了專門的發泡生產線。”
對于與青島海容的合作案例,樊增輝特別強調了開發設備的低碳和降成本的優勢。據他介紹,相比之前商用冷柜內膽多為鈑金成型,且門體需要拼裝,一個產線需要5~6個操作工人,現在改用熱塑性工程塑料,可以和聚氨酯、門體一體成型,不但節約了時間,也減少了人力。“經過我們測算,生產一臺商用冷柜可以節約200元左右的成本。”樊增輝說。
據周正平介紹,2021年整機廠對生產設備的人工智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冰箱生產線目前還做不到無人生產,所以整機廠對聚氨酯發泡機的智能化要求只是操作人員的人臉識別、用電用氣的智能計量等。
展望2022年聚氨酯設備市場的發展情況,周正平表示并不樂觀。在他看來,至少2022年上半年冰箱需求不會出現明顯好轉,對于下半年走勢則依然要看消費終端的需求。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