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電市場:雙刃劍的利與弊,邁出規范化第一步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4年6月初,央視《財經調查》欄目曝光了二手家電市場亂象,二手家電相關詞條隨即沖上微博熱搜。報道中的二手空調,不僅噪聲大、能耗高、制冷效果差,使用時還伴有刺鼻的味道,可謂將如今二手家電市場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偽造能效標志、冒用他人品牌、篡改生產日期、違規私拆翻新、售后服務無保證等諸多亂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手家電的利與弊
二手家電是指那些已經進入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領域,保持部分或全部原有使用價值的家電產品。二手家電市場不僅涉及二手家電產品的回收和線上線下交易,還形成了舊機翻新、再制造、配件服務等產業鏈。中國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被淘汰。這些產品通常有兩個歸宿:一是進入拆解環節,二是流入二手市場。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停征前,全國“四機一腦”的規范拆解量已經穩定在8500萬臺/年,這意味著,每年仍有大量的廢舊產品流入二手市場,或被私拆。面對洶涌而至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高峰,規范二手市場變得愈發急迫。
在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的總體布局中,引導二手家電市場規范發展已經提上日程。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也在家電以舊換新部分重點提及發展二手商品流通。具體舉措包括: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培育一批服務便捷、規范、高效的二手商品流通龍頭企業;鼓勵電器電子產品等生產和流通企業發展二手回收業務,擴大二手商品交易規模;鼓勵“互聯網+二手”、售后回購等模式發展。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健全二手商品鑒定、評估等相關標準,規范二手商品交易行為。
《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通知》更明確提及“規范舊家電家具二手流通”。規范二手家電家具流通秩序,發揮二手流通企業收購、鑒定、評估等專業優勢,擴大二手家電家具交易、租賃規模。鼓勵發展“互聯網+”二手方式,推動網絡交易平臺建立健全舊家電及有二手流通價值家具的交易規則,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跟蹤流向,促進二手交易規范暢通。
在存量市場時代,消費者進行家電以舊換新的需求大幅增長,二手家電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雖然二手家電市場如今存在不少亂象,但是二手家電并非洪水猛獸,其存在有著必然性和合理性。
長虹有關負責人分析稱,首先,對于預算有限或者需要臨時使用家電的消費者來說,二手家電提供了更加經濟的選擇;其次,從資源再利用來看,二手家電有助于減少電子垃圾的產生,更加符合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手家電市場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另一面。美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二手家電市場目前面臨三大挑戰。第一,質量難以保證。由于二手家電的來源和使用歷史不同,其質量和性能難以保證,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二,維修成本高。二手家電發生故障的概率相對較高,維修成本可能較高。第三,產品的能耗大。部分超齡服役的二手家電可能存在耗電量大的問題,不符合現代節能環保的要求。
格力有關負責人還提到二手市場的私拆問題。他認為,二手家電市場規模隨著換新需求釋放逐步擴大,個人私拆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嚴重。私拆問題是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面臨的較為嚴重的挑戰,私拆過程不僅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建設,還致使廢舊家電無法得到有效的再利用和再循環。
二手家電市場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推進二手家電流通,可以減少對新資源的需求,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及提高其附加價值,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獲取高性價比商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二手家電市場如今滋生的各種亂象,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家電以舊換新的推進和廢舊家電再生資源利用行業的未來發展。
邁出規范二手家電市場的第一步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讓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更多地關注到二手市場規范發展的重要性。對于長期自由任意發展的二手市場,未來的管控或將收緊。
如今,二手家電市場的規范化,只能算剛剛邁出一小步。《電器》記者瀏覽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時發現,二手家電在標準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僅有部分二手貨或舊貨相關的類似于通用類的標準可供參考,如GB/T 30342-2013《二手貨 分類》、GB/T 21667-2008 《二手貨品質鑒定通則》、GB/T 33492-2017 《舊貨(二手貨)市場經營管理規范》、GB/T 43458-2023 《二手貨出口貿易》等國家標準。多家回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收舊時主要是執行企業標準來鑒定二手家電品質、確定收舊價格,行業并沒有相關標準可供參考,各個企業鑒定品質和確定價格的方法更多是自己摸索或是業內形成的慣常做法。
“二手家電市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品質參差不齊等現實問題。在鼓勵二手市場發展的同時,需要盡快建立起有效的約束機制。其中,標準是重要的抓手。”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分會秘書長張賀然介紹,《二手電子產品可用程度分級規范》已經完成國家標準立項工作,通過制定相關標準,明確二手電子信息產品的管理要求、分級分類,統一市場標準和質量評估體系,推進二手電子信息產品的交易和流通。他說:“回收回來的廢舊產品,首先要確認產品品質,才能決定后續如何進行處置。現實交易中,民間會用‘幾成新’來評價二手產品的品質,我們希望通過標準的語言將二手產品的品質準確表述出來,實現統一的評價體系。”
除了《二手電子產品可用程度分級規范》,二手家電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已提上日程。《二手家用電器產品品質鑒定規范 第1部分: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已被納入《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公布的標準制修訂計劃內。
標準制定將為規范二手家電市場提供技術支撐和規制保障,但這只是第一步,未來依舊任重道遠。長虹有關負責人建議從4點著手規范家電市場。第一,加強監管。政府應加強對二手家電市場的監管,制定相關法規和標準,規范市場秩序;對于存在安全隱患、性能不穩定等問題的二手家電,應予以淘汰或限制銷售。第二,建立評估鑒定體系。完善二手商品評估鑒定行業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逐步引導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規范化。第三,提高消費者意識。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對二手家電的認知和選擇能力,讓消費者了解二手家電的利弊和風險,引導他們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第四,推動產業升級。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家電產業升級,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降低故障率和維修成本,從而減少對二手家電的依賴。
美的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規范二手家電市場,要從政府、行業、企業、消費者四個層面入手共同推進。
二手家電市場是家電產品市場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存量時代消費者換新家電的選擇之一。只有盡快規范二手家電交易,才能真正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家電市場健康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