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發布局支撐美的海外業務戰略轉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4年,美的在構建全新的研發體系時,就開始了研發體系的全球布局。當時,美的踐行的,還是“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三大戰略主軸。2020年,美的將三大戰略主軸進行了全新升級,其中的“全球經營”也同時升級為“全球突破”。兩字之差,卻別有意味——很顯然,對于全球這個“大有可為”的市場,美的已經不再滿足單純的“經營”。
2023年,美的海外戰略全面轉型,明確了從OEM為主轉向為OBM(自有品牌)優先。2024年,在美的海外業務中,OBM占比已經迅速升至40%。美的家用空調產品性能技術專家張浩說:“以往,效率是美的最大的優勢。現在,經過多年的海外研發布局,我們的技術能力與效率一起,支撐美的海外業務從OEM為主向OBM優先的戰略轉型。”
貼近需求推出創新產品
從OEM為主戰略轉向為自主品牌優先的海外戰略,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品牌優先戰略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用戶的獨特需求,圍繞用戶需求推出創新產品,才能打開市場。在這一點上,美的研發體系的海外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北美研究所專家David Leezer
來自美的美國研發中心(Midea American Research Center,MARC)的David Leezer是美的第29屆科技月的科技明星。他于2019年加入MARC,并親自搭建了MARC的整體式空調器、熱泵熱水產品線的研發團隊。David Leezer表示,MARC有專門的用戶研究團隊,“我們通過用戶研究去洞察當地真正的需求。”David Leezer所說的“用戶”,并不僅僅指真正的產品使用者,還包括當地經銷商甚至政府。“我們的用戶研究團隊直接與消費者交談,甚至與沃爾瑪、家得寶這樣的大型經銷商交談。”David Leezer說,“這樣,可以做到針對北美市場的本土特點和需求去尋找技術創新的方向。”David Leezer表示:“除了通過用戶需求確定產品創新方向,我們還可以直接與他們溝通產品創新點之外的商業問題。比如,他們是否真的需要某個創新的技術,他們愿意為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支付多少費用,以及性能和成本的平衡點在哪里。”這些信息無疑在產品創新向商業轉化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除了用戶研究團隊,MARC還有一個法規工程師團隊。這個團隊可以參與到政府和不同的行業協會的工作中。以此次獲得美的第29屆科技月產品貢獻金獎的美的北美寒冷氣候熱泵系列為例,David Leezer介紹稱,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供暖市場之一,以紐約市為例,每年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高達68%。作為紐約市最大“房東”,紐約市住房管理局(New York City housing Authority,NYCHA)急需找到清潔制熱創新方案,改造其管轄范圍內的老式公寓和住宅單元,以實現2050年降碳減排80%的目標。然而,城市多層住宅實現“脫碳瘦身”談何容易。紐約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需要研發出適配于標準美式窗框的新形態清潔熱泵,降低在多層城市住宅替換安裝的難度和成本;二是需要找到一個可推廣復制的政企合作新模式,有效帶動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積極參與,從而滿足社會綠色發展轉型所需的規模和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NYCHA聯合紐約州電力局(NY Power Authority)和紐約州能源研究與發展局(New York State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NYSERDA)發起“Clean Heat for All”清潔熱泵競賽,在全球找尋創新熱泵方案。美的則憑借超低溫高效公寓熱泵新品類,成為這場競賽最大贏家。美的通過與NYSERDA聯合攻關,開發了行業內首個超低溫高能效公寓熱泵,首創集成式噴焓和余熱回收系統,提供首個無需水暖改造即可在城市建筑大規模安裝的清潔采暖翻新方案。
與總部協同提升研發效率
研發體系的全球布局,可以深入了解本土市場需求,推出創新產品,美的則實現了各地研發中心與總部研發能力的協同。“作為北美的研發團隊,我們與中國的研發團隊以及銷售、營銷、產品管理團隊實現了密切合作。”David Leezer說,“我們與中國的研發團隊,幾乎每周都在開會討論項目。我們會到中國,中國的團隊也會到美國。他們來美國一待就是幾周時間,不僅直接到市場了解需求,還與美國團隊一起參與到項目中,并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比如,在超低溫高能效公寓熱泵項目上,中國團隊有很強的測試能力和原型機能力,美國團隊在市場需求和用戶體驗上有精準的把控,中美團隊實現了真正的協同開發。”
美的冰箱事業部用戶與產品中心外銷企劃專家左宏
美的冰箱事業部用戶與產品中心外銷企劃專家左宏也是美的第29屆科技月的科技明星。他表示,從OEM為主到OBM優先,支持這個轉型的背后,構建本地專業團隊是非常關鍵的舉措。“在當地專業團隊的基礎上,我們也讓國內的團隊走出去。利用雙方的優勢,共同完成創新。比如,海外的專業團隊他們更了解市場,而國內的團隊更加了解技術、了解產品,雙方融合,共同推進OBM優先戰略。”
在左宏看來,國內和海外研發團隊的合作,在初期的確遇到了包括文化沖突在內的一些挑戰。但今天,美的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與國內研發中心協同合作的“1+1”模式,有效化解了這些挑戰。“我也把我的人分散到全球各個主要市場,實現聯合辦公。我們快速拿到市場信息,并在產品上、法規應對上做到快速響應。”為了提升效率,左宏甚至創造性地提出一種“代表國家制”,將市場需求相近、法規要求相近的市場分門別類,合并全球幾百個國家的離散需求,聚焦到11個代表國家需求。這樣的做法,不但使測試資源減少一半,而且大大加快了新品項目的推進速度。
美的家用空調產品性能技術專家張浩是美的第29屆科技月“卓越技術貢獻人才獎”獲得者。他表示,在研發的組織架構上,美的中國本部負責基礎技術研究,海外研發中心更多的是響應當地市場需求。雙方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出適合當地用戶的產品。
張浩說:“對于海外市場,美的的競爭優勢,一方面來自美的的效率,另一方面來自我們的研發投入。僅以美的空調來說,美的空調在海外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我們在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發達國家都設立了研發中心,還在泰國這樣的新興市場設立了研發中心。尤其是這幾年,我們已經逐步超越了很多海外競爭對手。”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美的這幾年對于研發資源的投入是巨大的。”左宏也表示,“以美的冰箱事業部來說,以前研發人員只有不到400人,現在已經超過了1400人。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招聘研發人才,這讓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面超越對手。”
強力支持美的海外戰略轉型
無論張浩還是左宏,在提到美的海外研發投入時,都使用了“投入巨大”這樣的詞匯進行描述。而這樣的研發投入,在2023年美的提出海外業務從OEM為主向OBM優先進行戰略轉型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左宏舉例說:“美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也是非常有挑戰的市場。但這幾年,美國反倒成為美的冰箱在海外區域做得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市場。核心原因在于,我們原來靠低價戰略去賣小冰箱和冷柜產品,但現在通過產品創新,可以攻克對開門冰箱這樣的主流產品市場。”“我們的海外競爭對手在研發投入和創新上都在趨于保守,而美的正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這讓我們的產品有了創新競爭力。再加上美的原有的效率優勢,讓我們在市場上的表現非常亮眼。”左宏解釋說。
除了北美市場,美的旗下的東芝品牌冰箱也在日本市場取得了巨大進步,通過對冰箱進行用戶創新,東芝冰箱從之前在日本市場的第五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第二位。而美的冰箱之前一直沒進入的歐洲市場,也從2023年起全面進入,并對歐洲傳統主流的嵌入式冰箱產品進行了創新。“尤其是在易安裝和歐洲市場非常重視的能效方面做底層的技術突破,推出全新產品,這使得宜家這樣的大渠道商把嵌入式產品都轉給了美的。”左宏說,“從一開始的每年一兩千臺到現在的一年20萬~30萬臺,市場的變化巨大。”
據David Leezer介紹,美的在美國紐約州“Clean Heat for All”清潔熱泵競賽中推出的超低溫高效公寓熱泵新品類,在紐約州獲得了最大份額20000臺的訂單,且新訂單持續涌入。以該項目創新產品為唯一原型,David Leezer團隊聯合美國能效聯盟協會(CEE,熱泵補貼標準制訂者)修訂了《通脹削減法案》13301章節,首次將“寒冷氣候房間熱泵”納入補貼范圍,2025年1月1日起,寒冷氣候房間熱泵可以獲得價格的30%、上限為2000美元的聯邦補貼(Tax Credit稅收減免),推動熱泵產業化發展。
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海外產品開發專家邢志鋼博士介紹,在美國市場上推出U型窗機、CUBE除濕機和DUO移動空調組合的Midea Reinvented空氣管理套系,讓美的在北美零售空調市場擁有完整的自有品牌的創新產品陣容。這使得美的自有品牌產品在空調的幾個主要品類里都占據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這的確都是我們造產品創新來推動的。”邢志鋼強調說,“U型窗機已經在北美市場推出五年了,作為當年被稱為‘重新定義北美窗機市場’的產品,直到今天它在線上渠道的排名依然是‘BEST’(最好)!”他說。
讓邢志鋼最為感慨的是:“我們五年前在北美市場推出U型窗機的時候,還要借東芝品牌在美國某些渠道打開局面,但今天,‘美的’牌的搜索量已經超過很多品牌。另外,還有一些渠道商找到我們想做U型窗機的OEM產品,我們當時也是做了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要堅持OBM優先。今天來看,我們OBM的市場份額,已經完全可以替代之前做OEM的份額。”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