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將繼續!1380億元中央資金將分批下達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基于這些情況,部分網友開始猜測,一些地方“國補”是否就此停止?
多地相關負責部門和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取消“國補”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江蘇省商務廳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表示,江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并未暫停。江蘇此前發布的相關通知明確了“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實行限額管理、資格調控”的規定,即“國補”實行限額管理。
重慶市商務委5月下旬在其官網“公開信箱”欄目里回復表示,全市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市民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第一階段補貼資金即將使用完畢。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起草第二階段以舊換新補貼政策。
湖北省商務廳明確答復,湖北國補活動貫穿2025年全年,持續到12月31日。“目前家電和數碼3C類產品國補資格券每日限量發放,先到先得。”
業內人士表示,少部分地區階段性地完善了“國補”政策實施節奏,實際上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將持續全年,消費者每月每周都有參與申領“國補”的機會。最近一些企業、平臺和自媒體借機炒作,搞饑餓營銷,營造恐慌情緒,消費者要特別注意辨別。實際上,除上述少數地區外,大多數省份國補優惠活動也在正常推進。
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國家層面部署推進的一項重要政策。為何各地執行落地后,“國補”使用情況不盡相同?
根據記者調查,在國家確定補貼規則“大框架”的基礎上,各地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確定國補落地的“小細節”,如具體如何申領使用補貼等。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代欣認為,少數地區政策實施進度較快,跟當地消費結構和消費者積極性有關。“這也說明市場對‘國補’的需求旺盛,政策激發了消費活力。”
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又“擴圍”,不僅增加了手機、平板、洗碗機等新品類,安排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也翻了一番,從去年的1500億元增至今年的3000億元。這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再加上地方按比例配套和自行安排的資金,共同構成了“國補”的資金來源。
記者了解到,這3000億元是“切塊”分配到地方的。在分配時,會綜合各地區常住人口數量、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及資金執行情況等因素,資金分配向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適度傾斜。
今年中央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總規模是3000億元,這個額度是確定的。為了讓地方合理有序可持續地使用中央資金,在下達流程上,今年的3000億元中央資金按批次下達。
記者從有關部委了解到,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別下達兩批共計1620億元中央資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后續還有1380億元中央資金將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達,同時地方也將相應配套和自行安排足夠的地方資金,“國補”還將繼續惠及廣大消費者。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的相關鏈條長、環節多。在6月初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訪談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丁琳在介紹擴內需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中提及,將加快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下達。記者了解到,多地正在積極優化完善政策流程,著力減輕參與企業墊付補貼資金的壓力,創新工作舉措,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來源:《人民日報》(2025年06月19日 第03版),新華社記者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