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2018產品趨勢觀察 冰箱:保鮮再進化,智能造未來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傳統白電的代表產品,冰箱早已成為消費者眼中的“日常家電”,因此,冰箱的技術革新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將冰箱打造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產品成為擺在各大企業面前的共同難題。AWE2018上,各大冰箱企業紛紛“亮劍”,海爾、美的、晶弘、海信、博西家電、格力、美菱、松下均在保鮮技術與冰箱智能化、健康化上展開了一場角逐。
溫濕度兩個維度解決保鮮問題
保鮮功能一直是冰箱的核心賣點,同時,保鮮效果也是用戶日常使用中最為關注的部分。2018年,冰箱保鮮技術再次迎來升級,海爾冰箱的全空間保鮮技術、美的冰箱的雙系統多溫區設計和智能控濕區技術、美菱冰箱搭載的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等,無不代表了冰箱保鮮技術的前沿發展。而且食物的保鮮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防止食物腐敗,而是發展成為追求食材口感、營養、顏色多方面特性的持續穩定。可以說,保鮮技術已經趨于極致,冰箱可以看成一個“時光膠囊”,食材放入冰箱后就進入了時間靜止的狀態,待到下次冰箱門再度開啟時,時空之門將再次打開,食材才重新與時間接軌。
回顧各冰箱企業在AWE2018上展示出的技術與產品的特性,不難發現共通之處:以溫濕度調節作為突破口,利用控溫控濕達到精準而持久的保鮮效果。以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為例,其冷藏室搭載首創的精控微風道技術,實現了對冷藏室各個區域溫度的獨立控制、實時精控、按需送風、定向降溫,解決了因冷藏室溫度波動導致食材保鮮環境破壞,加速營養流失的難題。在儲藏濕度的控制方面,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則采用精控干濕分儲技術,在冷藏室設置干、濕區,干區采用珍品微風道技術輸送干燥的冷風,使干區微環境始終保持在最適宜干貨儲存的濕度45%左右;濕區采用HCS生態膜自動調節通透性,使濕區微環境始終保持在最適宜果蔬儲存的濕度90%左右。
美的發布的新品BCD-750WGPZV也在溫度控制上下了一番功夫,它突破性實現整機-30℃~20℃的溫度區間,打破常規冰箱-24℃~8℃的區間,創造新的溫度極限,提升了冰箱對于不同種類的食材的儲存能力。再加上美的首創的“暖心保鮮盒”,更是可以輕松實現即取即食。同樣是利用控溫的原理進行保鮮,松下新品具備的PrimeFresh-3℃微凍技術可以迅速均勻地將儲藏室溫度降至-3℃,讓食物瞬間進入微凍狀態,既避免溫度過高導致食物容易變質,又不會讓低溫破壞了食材的分子結構,影響口感。不僅如此,松下在濕度控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電器》記者了解到,松下新品冰箱W621TF/TG系列搭載了松下獨家的臻材室,可提供20%左右相對濕度的干燥保鮮模式和40%左右的低濕保鮮模式,給各種干貨臻品最適宜的儲藏環境。
不同于控溫控濕的技術,容聲冰箱推出的“全生態養鮮”冰箱系列新品,打破了傳統冰箱的保鮮模式,用“養鮮”的標準來滿足消費者特定需求。海信容聲冰箱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鮑雨鋒介紹稱,通過系列保鮮保濕測試對比,各類食材在容聲“全生態養鮮”冰箱中保鮮保濕效果良好,重量也基本沒有變化。4天的實驗過后,蔬菜的菜葉依然挺拔,肉類紋路依然清晰、色澤明亮。
健康趨勢日益明顯
除了對保鮮功能的再進化之外,食材健康也是消費者日漸重視的方面。殺菌、消毒、分區隔離,這些過去看起來屬于保鮮附屬品的功能已經成為各企業技術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單一的保鮮功能,不僅要保證食材的口感,還要保證食材儲存時的健康度。根據2010年全球衛生理事協會的對9個國家的《家庭衛生報告》調查,46%家庭的冰箱無法通過細菌檢測,其中每平方厘米含菌量高達7850個。這些細菌對食物的污染,造成了冰箱里的腐敗異味,更易引發腹瀉、腦膜炎等疾病,所以食材健康成為焦點問題,各大冰箱品相紛紛在此領域發力。
在AWE2018上,可以看到很多冰箱廠商在健康技術上的展示,TCL冰箱的AAT智慧除菌系統就給很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據悉,AAT智慧除菌系統通過AAT+智慧風的組合,可主動去除冰箱內91.17%的大腸桿菌,加上防霉1級抗菌門封的使用,對大腸桿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能達到99%。同時TCL所有新品搭載了抗菌門封和抗菌把手,真正做到了食材保鮮、營養健康和家人呵護的內外統一,讓食材不僅能夠吃的舒服,還能吃的放心。
松下冰箱新品也承載著健康的理念,多款搭載nanoeX納米水離子技術的新品都代表了松下在健康技術上的最新成果。《電器》記者了解到,該技術通過多重引線放電,羥基自由基的發生率是之前nanoe技術的10倍,除菌及凈化能力有所提高,可消除冰箱內的細菌并達到除味效果。
此外,博世家電在AWE2018現場發布的“維他鮮動力多門冰箱”系列新品上也有除菌健康技術的加持。據悉,該系列產品搭載了“鉑金凈風系統”,其原理是在內循環的風路上加入納米級鉑金空氣過濾系統,使得冰箱中的細菌、霉菌和異味再也沒有生長和傳播的的條件。通過多維立體送風,讓健康的冷氣充滿冰箱的各處空間,打造健康食材環境。
智能化賦能成為新突破口
如果說保鮮是冰箱的“本職工作”,健康是對食材儲存的進一步延伸,那“智能化”就是賦予冰箱生命的活力。近年來,智能化風潮席卷了整個家電行業,冰箱也不例外。很多以前看起來是天方夜譚的產品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冰箱不僅擁有了顯示屏,還支持觸控操作與語音互動,甚至可以識別放入冰箱的食材。大膽設想一下,隨著智能化的深入,未來冰箱將擁有自主識別、自主下單、自主定義儲存方式并配合其他智能廚電進行烹飪。只需要告訴冰箱或者其他語音終端“我今晚要吃魚香肉絲”,下班后用戶就可以看到桌子上擺著熱騰騰的飯菜。雖然目前距離這種生活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終會到來。
在AWE2018上,可以看到很多進步中的智能冰箱。美的冰箱新品BCD-750WGPZV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內置的高清防霧攝像可以實現超過500種食材的毫秒級精準識別,就是冰箱智能化的第一步,即食材智能識別。冰箱配備的21.5英寸高清智能大屏,則是通過大屏智顯,突顯智能交互場景。《電器》記者在現場看到,美的的AI智能美食管家可以幫助用戶輕松享受在線購物、營養健康管理、食材管理等智能體驗。
海爾則通過自有的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讓冰箱智能化更進一步。海爾新一代智慧冰箱將圖文溯源技術升級到了視頻溯源技術,使其不止成為超市入口,更成為打通用戶廚房與食材源頭的通道。例如用戶在超市購買特殊食材后,冰箱就能獲取訂單信息,并提供專業的食材管理方案和烹飪方案,這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智慧家庭美食解決方案。
澳柯瑪也在AWE2018上展示了在冰箱智能化上取得的成就。《電器》記者來到澳柯瑪展臺時,看到一款大屏智能冰箱引發眾多觀眾圍觀。據悉,這是澳柯瑪與京東聯合研發的集視頻監控、存儲食品智能管理、物聯網等功能于一體的中式五門風冷冰箱。當有人距離冰箱0.5米的時候,它的屏幕會自動亮起,進入智能交互模式。同時,該產品還具備食材智能管理功能,通過內部的三個攝像頭,拍下食材的照片,再借助圖像識別對其進行識別,最后將這些信息進行整理,以照片方式呈現在外部屏幕上。更為重要的是,在圖像識別之后,這款冰箱將會提示用戶為識別出的每種食物設置合理保存時間,并在過期前2天提醒用戶及時處理,真正做到對食材的智能管理與靈活提醒,讓冰箱成為食材智能助手。
冰吧、冷柜走向普及化
除了冰箱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外,家庭冷鏈產品的普及化也進入了加速階段。在AWE2018上,眾多冰吧、冷柜新品紛紛亮相,不同于以往以商用為主要用途,這些新品多是以滿足個人用戶需求、家庭日常使用為賣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冰箱的冷藏功能已經很難滿足小型聚會、酒類儲藏、食物隨吃隨拿等多種需求。在這種趨勢下,家庭冰吧與冷柜產品應運而生,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卡薩帝作為高端家電品牌的代表,在AWE2018上,為消費者帶來了固態制冷酒柜以及馨享冰吧兩款產品。據悉,卡薩帝固態制冷酒柜采用固態薄膜制冷技術取代壓縮機制冷,使用戶在正常使用狀態中“0”噪感享受。同時,固態制冷酒柜箱內運行溫度、冷管溫度均保持±0.1℃內,拒絕影響酒的口感和壽命,打造零振動、零波動、零噪感的“窖藏級”儲酒效果。卡薩帝推出的馨享冰吧則將食材儲存需求進一步細分化。該款產品專門針對溫濕度要求極為嚴苛的母乳、輔食,鎖住食物營養的同時,避免食材污染。通過這款產品,卡薩帝將成為冰吧行業的破局者,打造專屬母嬰人群的馨享冰吧,細心呵護母嬰健康,為母嬰選購提供新標準。
海信也推出了一款家用廳吧產品,致力于將這類產品打造成為消費者享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海信有關負責人介紹,海信冷柜率先提出了建設“美好客廳生態”的理念,基于用戶的社交待客、便捷生活、健康飲食等場景,以“冰冰”廳吧作為載體,一方面依托于海信的彩電、空調等產品,讓整套家電與高端家具家居聯動,形成頂級的客廳生活體驗;另一方面,憑借自身的精致分儲、精確控溫功能,為家庭的各種飲品提供專屬冰儲方案,并通過當前的智能化設計和后續的物聯網升級,實現與用戶的人機交互、與飲品銷售商的互聯互通,打造位于客廳的高端飲品中心,為用戶構建私人定制的飲品生態。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