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物聯網新時代下共話破界秘訣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3月8日,在全球矚目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AWE2018)開幕當天下午,作為AWE同期的頂級論壇??第八屆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浦東喜瑪拉雅酒店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深度參與傳播。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執行總裁梁海山,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電子文娛事業群總裁閆小兵,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陳振國,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任學安,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劉戈,著名財經學者、作家吳曉波等行業大咖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代表、國內外知名學者、家電從業人員、主流媒體等超過500人齊聚一堂,從不同角度梳理“新時代”家電業面臨的新挑戰,并在物聯網新時代下共話破界秘訣。
破界需全方位
當前,家電行業發展的邊界正逐漸被打破,萬物呈互聯之勢,創新鏈動之下,原有業態發生巨變,“界”限在突圍,資源不斷貫通,產業不斷相融共生。
對于家電行業“破界”的方向,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在致辭中給出4點建議。他說:“一是家電行業破界拓展空間。當前,共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跨界融合成為普遍共識,一批理念先進、視野廣闊的優秀家電企業大膽突破行業邊界,積極開展跨界合作。二是功能破界,貼近需求。目前,智能家電成為行業潮流,與用戶的界限正在逐漸打破。智能冰箱、影音娛樂、視頻聊天、人機交互、食材管理、菜譜推薦多功能于一身。破壁料理機、研磨機等這些功能多元、一機多用,突破傳統邊界的智能產品不斷涌現。三是渠道破界,促進營銷。近年來,家電行業營銷理念不斷創新,營銷渠道多元擴展,科技發展推動營銷模式突破升級,海爾聚集海量用戶,企業資源、客戶互聯互通,既是制造平臺,也是銷售渠道,打破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實現了銷售、設計、制造的有機融合。四是流程破界,提升效率。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智能制造,只有打破流程邊界,有機融合,有效互動,才能實現生產的數據化、柔性化。”
“我理解的‘破界’應該是跨出傳統的家電行業,破除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模式。‘瞰未來’的‘未來’已經來了,即物聯網時代。”梁海山在題為“海爾智慧家庭,定制美好生活”的主題演講中一語道破家電企業“破界”的方向。據他介紹,在物聯網時代,最先和最有可能爆發的應該是智慧家庭生態場景。海爾在AWE2018上最新發布了“4+7+N”智慧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4”代表四大生活場景,即智慧的客廳、智慧的廚房、智慧的浴室、智慧臥室。“7”代表七大系統,即全屋的空氣系統、全屋的用水系統,全屋的洗護系統等。基于四大生活場景和七大系統,海爾能夠給用戶提供“N”個智慧的體驗場景,而這些場景是定制化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由定制智慧生活場景。
在閆小兵看來,下一個10~20年,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革命,無界零售新時代將到來,也就是說中國家電業即將迎來“無界零售”新時代,因此家電行業“破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所謂無界零售,即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企無間。他詳細介紹說:“場景無限,代表去中心化的趨勢,未來客戶流量中心的作用會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零售場景,最終通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場景無限首先會消除空間的邊界,未來的家電消費將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時間邊界被消除。貨物無邊是指未來的家電將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態,商品、內容、數據、服務等彼此滲透,商品即內容,內容即數據,數據即服務,相應的產品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而“‘人企無間’是指人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將被重新定義,兩個角色之間的區隔會逐漸消除,在家電制造業和消費者之間形成供需合一、協同共創的關系。消費者可以通過透明的信息和精準的服務傳遞有溫度的信任。”
陳振國講述了富士康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破界”之路。富士康從原來的服務品牌廠商角色變成品牌商,并開始經營渠道。他說:“角色改變之后,我們應該不忘初心。富士康依然會在科技研發方面持續投資。夏普需要借助富士康在經營管理方面的豐厚積累,富士康應該借助夏普在供應鏈上優勢,快速地將科技研發成果轉變成產品,然后市場化、普及化。因此,經營品牌最重要的是,怎樣結合兩個集團超過150年的技術、研發、創新的優勢,并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
多位財經專家共話“破界”秘訣
站在一個不斷突破的“新時代”,面對即將到來的“新零售”,此屆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希望從不同的視角解讀家電行業,給行業帶來不同的思維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此屆論壇特別邀請了經濟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從宏觀經濟、品牌傳播以及社會變革的趨勢等多個角度,剖析了家電制造業跨界發展的方向和未來。
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第一個40年,中國家電企業“摸著石頭過河”,成就了幾大偉大的品牌和數十家優秀的企業,作為一個經歷了全經濟周期洗禮的成熟行業,家電行業在新時代已經啟航的今天,誰能繼續領跑,誰又將超越?任學安認為,改革開放40年,事實證明,在主流技術上持續投入的、服務主流人群、打造主流品牌的企業大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因此,今后,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企業依然要從這三個“主流”服務消費者,拓展市場,才能在當下的發展潮流中成功“破界”。
未來30年,誰可以代表中國制造?劉戈認為品牌很重要。他說:“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我們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端,包括互聯網應用場景,各種產品在整個世界同類產品中的占比。但是,不得不說我們在品牌方面還是相對較弱的,與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匹配。”他認為不匹配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即中國的全球性品牌的數量和中國經濟總量不匹配,中國品牌的發展速度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匹配,中國的品牌影響力和中國的國家影響力不匹配。如何跨越這些不匹配,劉戈分享了世界級品牌誕生的條件。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有3點。一是經濟要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會成為世界級品牌誕生的爆發期;二是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為中國企業創造了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和成長空間;三是強大的傳媒產業,在全球化的時代,一定是品牌先行。
第一次參加AWE以及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的財經專家吳曉波表示:“不管一家企業,還是一個行業,不能“死到臨頭”才想到變革,很高興看到今天家電行業從戰略高度提出‘破界’。”事實上,家電行業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嘗試。他評價說:“在AWE2018上,我看到各個企業重新想象了汽車、冰箱、洗衣機、馬桶蓋,重新定義了每一個產品。這些重新想象和定義并不是建立在‘烏托邦’的幻想上,而是建立在很多現實可能的技術和需求端的應用上,比如物聯網與大數據。事實上,家電企業正在‘破界’。”
在論壇的最后,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閆小兵、陳振國和吳曉波共同啟動了“破界?創新宣言”,將此屆論壇推向了高潮。姜風宣讀宣言說:“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不破不立,不止不行。沒有創新的意識,無法引領未來,為了家電產業的未來,更為了消費者的福祉,中國家電業必須勇于突破固有的邊界,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更加包容的胸懷、更加進取的精神,實現思維、意識和方法上的多維度跨界。為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號召家電企業與各界攜手打破產業邊界、資源邊界、價值鏈邊界、競爭的邊界,讓我們破界前行,聚力創新,創造屬于我們的美好生活。”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