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電產品軟件化”滿足個性化需求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人們的消費理念越來越個性化,這似乎是源于每個人對生活方式的不同理解。就如同一個高端品牌的服裝不能滿足高端消費群體所有人的消費需求一樣,只把人群分為高、中、低端已經很難完全滿足人們日益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同是高端人群,他們喜愛的產品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把人群按照年齡來區分似乎也很難準確把握他們的消費痛點——畢竟每個年輕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花朵”,而“這一屆老年人”也是如此。
圈層越來越細分化,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明顯的趨勢。同樣是年輕群體,有的人喜歡“斷舍離”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歡戶外運動,有的人沉迷于游戲,有的人很“宅”,有的人喜歡“city walk”……不同維度的細分,一個所謂的年輕消費群體,已經被分化成各種各樣的不同群體。
這似乎對大規模制造提出了挑戰。如何在保證制造效率的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讓他們能夠選購到稱心如意的產品?
當然,面對挑戰的還不僅僅是制造環節。對于家電產品來說,要想做到個性化,需要從外觀設計和產品功能兩個角度去下功夫。作為消費者與產品的第一句“交互語言”,外觀設計究竟要如何表達才能讓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一見鐘情”?同樣是“顏控”,大家“控”的方向又完全不同。
更多的個性化需求體現在產品功能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洗衣機上的“洗沖鋒衣”功能,對于戶外人群必不可少,但對于其他人來說就是一個毫無用處且“礙眼”的功能。而對于很多南方區域的消費者來說,“洗羽絨”又變成了另一個毫無用處且“礙眼”的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電產品軟件化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一個行業發展方向。行業里提出“家電產品軟件化”的概念已經近十年了,但今天還很難在產品上落地。
但是,在消費理念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在圈層越來越細分化的今天,“家電產品軟件化”也許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除了一些基本功能外,其他個性化功能都可以通過下載或升級來滿足。
在這一點上,新能源汽車似乎走在了家電產業的前面。通過軟件升級給用戶制造“驚喜”,制造“新鮮感”,不但能增強用戶粘性,更能進一步準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產品進一步升級提供依據和方向。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