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新時代,爭辯市場排名是最無聊的事情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當小米因一份存疑的單月線上銷量數據歡呼“超越格力”時,整個空調行業或許該冷靜思考:在強調科技創新、反內卷的新時代,這種對短周期局部排名的追捧,究竟有多少實際意義?
從事件本身來看,小米所謂的“線上銷量超越格力”從一開始就站不住腳。奧維云網兩份截然不同的數據截圖,早已暴露了這場“勝利”的虛幻——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明確回應,公開數據顯示,7月線上市場格力仍保持領先(見圖1和圖2)。這種基于存疑數據的“沾沾自喜”,更像一場精心設計的營銷噱頭,而非真正的行業突破。
圖1:線上7月銷量,小米并未超越格力
圖2:7月線上銷售額占比,小米遠低于格力、美的
退一步講,即便單月線上數據屬實,也難以改變小米在空調行業的弱勢地位。中國空調行業年產銷規模超過2億臺,線上內銷渠道僅是其中一部分。從全渠道(線上內銷+線下內銷+出口)排名來看,美的、格力、海爾穩居前三,小米還有巨大的差距——在線下內銷與出口領域,小米的差距顯而易見(見圖3和圖4)。脫離全行業大盤,單拎“線上單月排名”說事,無異于以偏概全的嘩眾取寵。
圖3:線上7月銷售均價,小米遠低于格力美的,也低于行業均價
圖4:線下7月銷售額,小米幾乎沒有市占比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小米的競爭邏輯恰恰與“反內卷”背道而馳,以相對低價搶占市場,這種路徑看似高效,卻缺乏可持續性。空調行業近三十年的競爭史證明,單純依靠價格戰從未顛覆格局,當整個行業都在呼吁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時,小米沉迷于低價搶單帶來的短期排名,不僅不利于自身技術沉淀,更可能拖累行業健康發展。
在反內卷、重創新的新時代,爭辯某個短周期局部市場的銷量排名,堪稱最無聊的競爭手段。這種行為除了制造噱頭吸引流量,對消費者,無法獲得真正的技術進步紅利;對企業,偏離核心技術研發方向;對行業,陷入低水平重復競爭——都缺少價值。
真正有擔當的企業,理應跳出“排名游戲”。格力深耕技術,以核心科技解決消費者制冷效率、節能性等痛點;海爾布局全球,在智能制造與國際市場爭奪中打造中國品牌范本;即便是小米,若真有“產業進步推動者”的擔當,也應將精力放在空調核心技術的迭代、提升產品口碑上,而非糾結于單月線上排名的“虛名”。
空調行業的未來,不在轉瞬即逝的排名榜單里,而在實驗室的創新突破中,在全球市場的科技高地爭奪中,在以新技術、新方案推動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實踐中。反內卷的新時代,容不下“排名執念”,只歡迎真正的實干者與創新者。(注:數據來源均為“奧維數據羅盤”)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