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國家標準將于明日正式實施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向佳璐,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隨著消費者對睡眠質量的要求從“睡得著”向“睡得更優”轉變,智能床作為提升睡眠體驗的關鍵產品,正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當前市場上的智能床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在選購時也面臨標準缺失、功能虛標等困擾。2025年8月1日起,GB/T 45231—2025《智能床》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將為消費者選購提供可靠依據的同時,助力行業規范發展。
統一智能化認定標準
什么是智能床?新國標給出明確定義:智能床指通過人機交互、數據采集、存儲和傳輸,以及處置調整或其他智能化技術,實現床體形態和功能控制等一種或多種功能的臥具。從這個定義不難看出,智能化是智能床不可或缺的核心特征。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床功能豐富多樣,涵蓋零重力模式、鼾聲干預、舒壓按摩、柔性喚醒、睡眠監測等,主要涉及用戶生命體征數據采集、床品部件調節控制等智能化操作。然而,上海市質檢院高級工程師、《智能床》標準起草人姚晨嵐指出:“盡管市場上智能床的智能功能層出不窮,但對于支撐這些智能功能實現的性能或效能,以及性能或效能的穩定性程度,目前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同時,行業也缺少對智能床智能化程度的統一認定規范。”
新國標將結構、電氣安全和電磁兼容、智能化、阻燃性能、標志、使用說明列為6項基本項目,對智能床提出統一要求。
在智能化方面,新國標設定了童鎖、運行速度、供電終止等通用指標,如“具有運行裝置的智能床,運行速度應不高于50mm/s”,并針對噪聲、電熱、信息化、數據采集、存儲和傳輸、交互控制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為智能床智能化功能與性能的提升指明規范、有序的發展路徑。
圍繞交互控制功能,新國標規定,智能床產品應具備通信、叫醒、記憶、語音交互中的一種或多種控制功能。其中,通信功能指能通過終端實現對智能床的遠程控制,包括數據存儲采集、控制信號傳遞分析結果反饋、構件位置調整等。
在噪聲指標方面,新國標參考GB 19606—200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限值》、GB 22337—2008《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并結合智能床生產企業的常規噪聲檢測數據,給出明確規定:在空載條件下,產品在調節、按摩等工作狀態時產生的最大噪聲應小于或等于55 dB(A);在睡眠模式下,加熱等非運動調節狀態時產生的最大噪聲應小于或等于30dB(A)。
聚焦產品與數據安全合規
面對日益增長的智能床市場需求,尤其是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群體的迫切需求,保障產品安全與用戶權益至關重要。新國標從床品和數據安全兩方面,在風險防控層面強化多項保護措施,為企業合規發展提供明確指引。
在產品安全上,新國標針對電氣安全、電磁兼容及電熱等提出明確要求。新國標提出,智能床產品中電氣部件應符合GB/T 4706.1—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規定,具有按摩功能的部件應符合GB/T 4706.10—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的規定。
針對電熱要求,新國標規定,具有加熱功能的床必須確保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使用者造成皮膚灼傷或熱沖擊的危險。檢驗方法應按照GB/T 4706.8—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8部分:電熱毯、電熱墊、電熱衣及類似柔性發熱器具的特殊要求》中11.101的規定進行(電熱褥墊),以保證產品的電熱性能符合安全要求。
同時,就產品結構安全而言,面向老年群體的適老化設計成為重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在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的當下,智能床可通過持續監測睡眠數據,預測健康狀況,如預防心梗、腦梗、猝死等突發情況,起到健康預警作用。當監測到用戶心率異常時,還能自動提醒事先設置好的親友,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緊跟適老化發展趨勢,新國標明確規定,適用于老人、殘障人士使用的產品可觸及區域的邊緣部位應經倒圓或倒角處理,倒圓半徑應大于10mm或倒圓弧長應不小于15mm。
作為智能家居場景中的一員,新國標同樣對智能床的用戶信息安全做出規定,要求智能床的產品網絡技術方案及其服務需符合GB/T 34975—2017《信息安全技術 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安全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的規定,在得到明確授權時才能采集、傳輸和保存相關信息,并確保其信息安全,包括不被錯用、濫用和泄露,不采集、傳輸和保存未經授權的敏感性數據。
正如姚晨嵐建議:“企業要嚴格遵循電氣相關標準,重視產品電氣安全;對于配備加熱功能的產品,要防止局部過熱;對于具備生理監測或健康預警功能的智能床,收集消費者數據時,要高度重視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保護。”
《智能床墊》標準加速推進,睡眠經濟專業化升級
新國標明確了智能床產品的分類、要求和檢驗規則等內容,適用于產品設計、生產加工、質量檢驗和質量評定等環節,不僅將推動智能床行業朝著規范、健康、創新的方向發展,還將開辟新的產業賽道,促進以智能床為代表的智能睡眠行業健康發展,推動傳統家具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據了解,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林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愛夢睡眠(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57家單位參與了新國標的起草與制定。
此外,據《電器》記者了解,圍繞健康睡眠,目前大多數企業主要推出了兩套智能睡眠解決方案:一是智能床架搭配普通床墊,二是普通床架與智能床墊組合。據上海市質檢院正高級工程師汪進透露,《智能床墊》標準也在制定中,該標準將充分借鑒《智能床》標準的技術參數,確保智能床與智能床墊這兩類關聯產品在技術指標上保持高度一致。
睡眠經濟的新時代已然來臨。在兩項標準的引領下,睡眠經濟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全、智能、舒適的睡眠體驗。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向佳璐,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