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覓要成為下一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追覓儼然成為了時下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最大的話題制造者。
以掃地機器人等清潔電器為核心業務于過去3年間快速崛起的追覓科技,繼在AWE2025上展示了其從向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的跨界之后僅僅半年時間,又推出了包括電視機、凈水機、洗烘一體機在內的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家電新品。同時,追覓向機器人領域、無人機領域全面發力的信息也成為熱點。
簡單看看追覓的一系列“跨界”新品:
追覓首款電視機新品承諾徹底摒棄開機廣告,也不會強制用戶開通會員服務,以“零干擾”的純凈體驗重新定義高端電視機的用戶體驗標準。該電視機將搭載定制“黑晶臻彩屏”技術和AI畫質芯片,通過Mini LED背光系統實現高峰值亮度與百萬級動態對比度,其AI畫質芯片可逐幀優化畫面,4K 144Hz刷新率帶來流暢體驗。
追覓仿手洗洗烘一體機采用創新仿手洗揉搓技術,通過柔性捶打、立體揉搓等動作模擬人手洗衣力度,實現深層去污且呵護衣物纖維;雙擺臂凈水機搭載雙RO膜雙擺臂設計,可根據不同用水場景自動切換濾芯組合,提升凈水效率與壽命。
追覓K系列廚電則整合了智能火候控制、煙灶聯動等功能,打造高效廚房生態。這些新品進一步完善了其家電產品矩陣。
追覓的進取腳步并未局限于傳統家電領域。2024年1月,追覓科技孵化出了魔法原子機器人生態鏈企業,聚焦“通用人形機器人”賽道,專注具身智能技術研發與場景落地。魔法原子憑借全棧自研技術與場景化閉環能力備受關注,半年連獲兩輪融資,融資金額均超億元,企業估值迅速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不僅如此,在2025年8月20日,追覓科技確認將正式拓展無人機業務,戰略布局低空經濟這一萬億級新賽道。目前,公司正積極組建專業的無人機研發團隊,核心團隊架構已初具雛形。追覓科技創始團隊多人來自清華大學“天空工場”,具備深厚的航空航天技術基因。
從2022年異軍突起到現在,短短3年時間,追覓已經完成了家電生態的全面布局和高科技領域的戰略突圍,這一現象令產業界震驚。
由此,很多人不禁產生聯想,追覓會成為一個全新的科技全生態圈,還是下一個熟悉的身影?
事實上,追覓與傳統互聯網生態企業有諸多相似之處。彼時那些企業是互聯網品牌,也是高科技企業,追覓同樣具備互聯網品牌與高科技屬性;傳統生態企業從手機開始,快速擴張品類,覆蓋了生活的全場景,追覓也在短時間內迅速拓展品類,構建全場景的產品矩陣,如今其業務范疇已橫跨家電、機器人、甚至即將涉足的無人機領域;而且,追覓曾起身于互聯網生態鏈,在發展理念上有前后繼承的關系。
但是,追覓與傳統互聯網生態企業又有明顯的不同。追覓的全品類定位具有強烈的科技屬性和高端屬性,其聚焦的圈層是科技敏感類人群,而并非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追覓在清潔電器領域強調核心科技,特別是高速電機的自研迭代,其創始人還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傳統生態企業依靠手機爆款積累了大量粉絲,粉絲驅動在其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追覓雖然成長速度極快,但現階段并非粉絲驅動型企業;追覓堅持自研自產,清潔電器在蘇州研發制造,大家電在南京投資建廠,形成了自己的生產制造體系?。
追覓構建全生態的更大意義在于破圈。從融資方的角度來看,追覓不局限在清潔電器領域,通過全品類產品能夠覆蓋更大范圍的科技敏感圈層,這為資本方帶來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對于追覓品牌自身而言,一方面,區別于清潔電器領域龍頭科沃斯的發展路徑,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通過打造獨特的商業模式,打破了家電行業傳統的競爭格局。在當下家電行業競爭激烈,傳統格局固化的情況下,追覓的這種破圈發展有望為行業帶來新的活力與變革。
展望未來,追覓的發展路徑充滿潛力與挑戰。
業務布局上,追覓的家電生態將進一步細化場景,圍繞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深化產品協同,例如實現廚房電器與冰箱的食材管理聯動、清潔電器與電視系統的智能響應等;同時,可能向健康醫療、智能教育等跨界領域延伸,依托科技敏感人群的圈層效應拓展新市場。
市場表現方面,高端定位與核心技術加持下,追覓有望在全球高端家電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尤其在技術壁壘較高的品類中形成差異化競爭力。但需警惕快速擴張帶來的供應鏈管理等問題,以及如何在保持科技屬性的同時擴大用戶基數,實現從 “科技敏感圈層” 向更廣泛消費群體的滲透。
資本層面,隨著機器人、無人機等新業務的推進,追覓可能獲得更多科技領域資本的青睞,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但同時也面臨技術研發投入巨大、盈利周期拉長等壓力。
總體而言,追覓若能在技術創新、生態協同、市場拓展之間找到平衡,有望走出一條獨特發展道路,成為科技驅動型消費電子領域的新標桿,但要達到科技生態締造者的行業影響力,仍需長期積累與驗證。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